-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晓岚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新生儿心肌酶偏高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感染、缺氧缺血、遗传代谢病、药物副作用、先天性心脏病等。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
2019-09-29 14:10
1.感染:新生儿在宫内或出生后发生病毒、细菌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侵袭心肌,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导致心肌酶升高。
2.缺氧缺血:生产过程中出现难产、羊水栓塞等情况,造成新生儿长时间缺氧缺血,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引发心肌损伤。
3.遗传代谢病:像糖原贮积病、脂肪酸氧化障碍等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会影响心肌细胞的正常功能,致使心肌酶偏高。
4.药物副作用:母亲在孕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抗病毒药利巴韦林等,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心肌,导致新生儿心肌酶升高。
5.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结构异常,使心肌工作负荷增加,心肌细胞受损,进而引起心肌酶偏高。
新生儿心肌酶偏高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综合多种检查结果进行判断。一旦发现新生儿心肌酶偏高,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