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孙竞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
血红蛋白偏低,即贫血状态,可由多种因素引发。生理因素包括大量饮水、输液导致血液稀释,以及婴幼儿、孕妇等特定人群的正常生理变化。病理因素涵盖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血液系统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关爱自己,从关注健康开始。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2019-09-29 13:28
1.生理因素:大量饮水或输液使血液稀释,婴幼儿、孕妇体内铁质需求增加,未能及时补充。
2.缺铁性贫血:铁元素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导致红细胞生成受阻,铁剂如硫酸亚铁、乳酸亚铁常用于治疗。
3.失血性贫血:急性或慢性出血,如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导致血红蛋白含量下降。
4.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影响红细胞生成或生存周期。
5.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慢性炎症、肿瘤、肾功能衰竭等,干扰红细胞正常代谢。
血红蛋白偏低需综合评估生理与病理因素,必要时进行针对性治疗。生理变化引起的轻微偏低下调无需过度担忧,病理因素导致的贫血则需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营养补充或特定治疗手段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