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叶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脾胃病科
-
胃部息肉,医学上称为胃息肉,通常是由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引起的。它们可能是良性的,但也存在恶变的风险,因此及时的诊断和管理至关重要。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
2019-12-16 11:01
1. 炎症刺激:长期胃炎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黏膜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2. 遗传因素:部分人可能因遗传倾向而易患息肉。
3. 不良饮食习惯:过度饮酒、长期高盐饮食或摄入过多腌制食品可能增加息肉风险。
4.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胃部息肉的发生率也会提高。
5. 其他因素:包括肥胖、吸烟以及某些药物的长期使用等。
对于胃息肉的处理,首先需要通过胃镜检查确认息肉的存在,并进行活体组织检查以确定其性质。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内镜下切除术,对于较大或有恶变风险的息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预防方面,保持规律饮食,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定期体检以及积极治疗胃炎等基础疾病,都是防止息肉形成的重要措施。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患者你好,胃息肉这种症状的发病原因不是特别明确,注意考虑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反流、药物作用等原因造成的。胃息肉一般是良性息肉,很少能发生恶变。临床上对于胃息肉,一般是进行内镜下治疗,可以使用高频电凝切除法、微波灼除法等方法进行去除治疗。一般也认为对于不进行增生的息肉,可以定期检查,不需要特别的治疗。祝您健康。
2019-07-29 16: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