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少鸿 副主任医师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通外科
-
直肠脱垂是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突出肛门外的病理状态。可通过症状、体征等进行初步判断,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2011-06-09 12:45
1.观察排便:排便时是否有肿物从肛门脱出。
2.感受异常:肛门有无坠胀感、排便不尽感。
3.检查肛周:便后观察肛周有无松弛、黏膜外露。
4.留意失禁:是否存在肛门失禁,如无法控制排气、排便。
5.注意疼痛:肛门及会阴部有无疼痛。
6.排便习惯:有无长期便秘、腹泻或排便用力过度。
直肠脱垂的判断需综合多种表现,若怀疑有直肠脱垂,应尽快前往医院肛肠科就诊,以便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庄绪山 医师
山东省莒南县相沟卫生院
其他
外科
-
造成脱肛的原因有哪些:
2011-06-11 14:47
1、先天不足,发育不全,直肠缺乏周围软组织及骶骨弯度的支持;这种情况多见于两三岁的婴幼儿,因为婴幼儿的盆腔组织结构并未发育完善,再加上肠道功能的薄弱,经常腹泻、便秘,从而引起的脱肛。这种脱肛通常不需要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自行痊愈。
2、病久体弱,营养不良或久泻久痢,使坐骨直肠窝的脂肪被吸收,直肠失去扶持;这种情况除了治疗脱肛以外,更重要的是调节身体、增强体质。不然就算治疗好脱肛,也有可能还会复发。
3、气血衰退,年迈机体衰弱,妇女多次分娩,骨盆肌肉松弛,不易固摄,导致脱肛;多见于中老年人,是身体机能退化所造成的。除了必要的医疗手段治愈脱肛。还需要多做适量的运动加于配合,比如提肛运动、太极拳、慢走等。
4、腹压增加,因长期腹泻,便秘、前列腺肥大、膀胱结石、慢性咳嗽等持续性增加腹压的疾病,便直肠粘膜下层组织松弛,粘膜与肌层分离,导致脱肛;在积极治疗脱肛的同时,把病发原治愈才是关键。
5、内痔Ⅲ期,直肠息肉、肛直肠肿瘤等病症,经常脱出导致肛管括约肌松弛,并将直肠粘膜向下牵引。
内痔、息肉到了中后期,都会脱出肛门口,很多患者会把这几种疾病搞混淆,会把脱肛当内痔,自行购买痔疮yao治疗,结果反而耽误了病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最好去正规医院去治疗.或去当地的三甲医院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