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朱幼芙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
淤胆型肝炎是肝脏炎症明显,胆汁酸和胆红素升高的疾病,成因多样,治疗方法也不同,包括处理原发疾病、利胆护肝等。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2014-04-26 13:35
1.病因: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病毒性肝炎恢复期、胆道梗阻、药物性肝损伤、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2.症状: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乏力、腹胀、肝区疼痛等。
3.检查:肝功能检查胆红素和胆汁酸升高,B超、CT等可辅助诊断。
4.治疗:处理原发疾病,使用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苯巴比妥等药物利胆,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等护肝。若胆道梗阻,可能需手术。
5.预防:避免使用肝损伤药物,积极治疗基础肝病,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病毒性肝炎。
淤胆型肝炎需早发现早治疗,患者应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