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周围性面瘫导致额纹消失,主要由神经损伤、肌肉功能障碍、神经支配异常、炎症反应、神经传导受阻这 5 种因素造成。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
2018-07-26 14:52
1.神经损伤:面神经受到损害,其支配额肌的功能减弱或丧失,致使额纹无法正常形成。比如病毒感染、外伤等都可能引起面神经损伤。
2.肌肉功能障碍:周围性面瘫时,额肌出现松弛,肌张力显著下降,收缩能力不足,难以产生额纹。
3.神经支配异常:面神经麻痹会使额肌的神经支配发生异常,无法接收到正常的神经冲动,从而功能失调。
4.炎症反应:炎症对面神经产生刺激,影响其正常功能,导致额纹消失。常见的如面神经炎。
5.神经传导受阻:神经传导过程中出现阻碍,额肌接收不到有效的神经信号,额纹也就随之消失。
总之,周围性面瘫导致额纹消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一旦出现周围性面瘫,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使用甲钴胺、维生素 B1、泼尼松等药物,同时配合针灸、理疗等方法,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