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双侧周围性面瘫的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压迫、外伤以及中毒等。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
2018-07-26 14:52
1.病毒感染:常见的如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它们侵袭面神经导致炎症和水肿,影响神经功能。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神经炎,患者常突然发病,出现面部表情肌瘫痪。
2.自身免疫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可累及双侧面神经。此类疾病常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
3.肿瘤压迫:耳部的听神经瘤、颅底的脑膜瘤等,当肿瘤逐渐增大时,可能压迫面神经,造成面瘫症状。
4.外伤:严重的颅底骨折、面部外伤等,可能直接损伤面神经,导致面瘫。
5.中毒:长期接触或摄入某些有毒化学物质,如铅、砷等,可能引起中毒性神经炎,影响面神经功能。
总之,双侧周围性面瘫的病因较为复杂。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