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博炜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创伤骨科
-
跟骨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主要由长期劳损、外伤、感染、免疫因素、解剖结构异常等引起。治疗方法包括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2018-07-18 17:23
1.长期劳损: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运动过度,导致足底筋膜反复受到牵拉和刺激。应减少活动,注意休息。
2.外伤:足部受伤可能引发跟骨筋膜炎。受伤后及时处理伤口,避免感染。
3.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可累及足底筋膜。需根据感染类型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阿莫西林、阿昔洛韦等。
4.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影响足底筋膜。可使用免疫调节剂,如环孢素。
5.解剖结构异常:如扁平足等,易增加足底筋膜负担。可通过矫正鞋垫改善。
6.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超声波、冲击波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7.康复训练:进行足底肌肉拉伸和强化训练,增强足底肌肉力量。
8.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松解筋膜。
总之,跟骨筋膜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注意日常足部护理,以促进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