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艺红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妇科
-
B 超提示陶氏腔积液有 16mm 液性暗区,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如排卵期、月经期等,也可能由病理性因素,如盆腔炎、异位妊娠、黄体破裂、卵巢囊肿破裂、腹腔肿瘤等导致。 1. 生理性因素:在女性排卵期,卵泡破裂后卵泡液流出,积聚在盆腔形成积液;月经期,少量经血逆流也可能出现盆腔积液。这些通常积液量较少,无明显症状,无需特殊处理。 2. 盆腔炎:盆腔组织炎症刺激,导致炎性渗出,出现积液。常有下腹疼痛、腰骶部酸痛、白带异常等症状。治疗上多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 3. 异位妊娠:孕囊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盆腔。常有停经、腹痛、阴道流血等表现。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甲氨蝶呤)和手术治疗。 4. 黄体破裂:黄体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积液。多表现为突发下腹剧痛。少量出血可保守治疗,出血多则需手术。 5. 卵巢囊肿破裂:囊肿破裂后囊液流入盆腔。常有腹部包块、腹痛等症状。治疗取决于病情,可能手术。 6. 腹腔肿瘤:如卵巢癌等,肿瘤细胞侵犯周围组织,产生积液。常有腹胀、消瘦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总之,发现陶氏腔积液 16mm 液性暗区后,应结合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明确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4-11-05 2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