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咬破胶囊是否影响吸收,取决于胶囊的类型、药物性质、胃肠道状态、药物释放机制以及个体差异等。 1. 胶囊类型:有些胶囊只是为了方便服用和掩盖异味,咬破不影响吸收,如维生素 E 胶囊。但肠溶胶囊,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咬破会影响药效,因为它需在肠道特定环境释放。 2. 药物性质:部分药物对胃酸敏感,胶囊可保护其不被胃酸破坏,如多酶片,咬破胶囊会使药物失效。 3. 胃肠道状态:若胃肠道功能良好,可能对吸收影响较小;若胃肠道有炎症或损伤,咬破胶囊可能加重刺激。 4. 药物释放机制:控释或缓释胶囊,如硝苯地平控释胶囊,咬破会破坏其释放机制,导致血药浓度不稳定。 5.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吸收和反应有所不同,有些人咬破胶囊后可能吸收变化不大,而有些人则会明显受影响。 总之,一般不建议咬破胶囊服用。除非医生特别说明,否则应保持胶囊完整服用,以确保药物发挥最佳疗效。
2024-10-30 02:59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抽搐? 抽搐(tic)是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的不自主的肌痉挛收缩,且带有关节运动。多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随意运动的丧失。临床表现多为四肢和躯干骨骼肌强直性收缩或阵挛性收缩,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多伴有意识丧失,常反复发作,轻者为局限性抽搐。为躯体或颜面某一局部连续性抽动。抽搐来之较急,大多到急诊室就诊,可见于多种疾病,且多为严重阶段,平时需要我们熟记能引起抽搐的各个系统疾病及其他们的抽搐特点、伴随症状,全面有序的进行各个系统检查,尽早做出病因诊断。异常的肌肉收缩来自肌肉、周围部位或非神经系统任何水平的障碍,单纯来自肌肉的收缩一般指发生于局部肌束的颤动而无关节的运动,如肌束颤动、肌肉颤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