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朱微微 主治医师
安徽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造成身体组织氧气供应不足的一种状况。其主要原因是缺铁,但也可能涉及维生素B12、叶酸缺乏,以及遗传、慢性疾病等多种因素。若身体出现异常症状,请立刻就诊,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2018-01-24 20:11
1.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类型,由于饮食中铁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导致。
2. 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影响红细胞生成,常见于素食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或孕妇。
3. 遗传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等,由基因突变引起。
4. 慢性疾病性贫血:慢性炎症、肾病等可影响红细胞生成。
5. 其他原因:出血、骨髓功能障碍、溶血性贫血等。
治疗贫血应针对具体原因,如补充铁剂、维生素B12或叶酸,改善饮食结构。在中医科,可能会结合中药调理,如黄芪、当归等。但任何治疗前,都应咨询医生并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血象变化,确保身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增加富含铁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和改善贫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