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方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儿童脱肛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症状表现多样,治疗方法也因病情而异。常见症状包括肛门肿物脱出、肛门坠胀、排便异常、肛周瘙痒、出血等。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
2018-01-02 22:06
1.症状:
肛门肿物脱出: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脱出肛门外,轻者排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重者需用手推回或无法回纳。
肛门坠胀:常有肛门及会阴部的下坠感和不适感。
排便异常:可能出现便秘或腹泻,排便费力,大便不成形等。
肛周瘙痒:脱出的肠黏膜受到分泌物刺激,引起肛周皮肤瘙痒。
出血:黏膜损伤时可出现少量鲜红色出血。
2.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脱肛。包括调整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蹲;加强肛门括约肌锻炼,如提肛运动;便后用温水坐浴,保持肛门清洁。
药物治疗:可使用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也可使用润肠通便药物,如乳果糖口服液、开塞露等,但需遵医嘱。
注射治疗:将硬化剂注射到脱垂部位的黏膜下层,使黏膜与肌层产生无菌性炎症,粘连固定。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脱肛,经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如直肠悬吊固定术等。
儿童脱肛需要家长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排便习惯,预防脱肛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