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朱微微 主治医师
安徽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贫血是一种临床症状,通常由于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引起。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包括诊断不准确、药物不合适、病因未根除、营养补充不足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2017-12-10 17:05
1. 诊断问题:有时贫血的真正原因未被发现,比如铁缺乏性贫血、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遗传性贫血等,错误的诊断可能导致治疗无效。
2. 药物选择不当:不同类型的贫血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补铁药物对缺铁性贫血有效,而对肾性贫血则可能无效。
3. 剂量和疗程不足:按照医嘱规律服药是关键,不足的剂量或疗程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4. 药物相互作用: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可能会影响贫血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或排泄,从而减弱疗效。
5. 基础疾病未控制:某些慢性疾病如炎症或肾病可导致贫血,单纯药物治疗贫血而不处理基础疾病可能效果有限。
面对贫血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首先需要重新评估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或治疗方案。同时,确保良好的营养摄入,特别是富含铁质、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病因,如骨髓活检或血液学检查。总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持续的医疗监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