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服用缬沙坦胶囊后脸肿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也可能与过敏、肾脏疾病、心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有关。是否严重需综合判断,治疗方法也因病而异。 1. 药物不良反应:缬沙坦胶囊可能引起血管性水肿,导致脸部肿胀。这种情况通常不严重,可先观察,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就医,可能会调整用药,如换用厄贝沙坦、氯沙坦等。 2. 过敏:若对缬沙坦胶囊中的某些成分过敏,也会脸肿。此时应立即停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3. 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会影响水液代谢,导致脸肿。需完善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明确诊断后治疗,可能会用到泼尼松、环磷酰胺等药物。 4. 心脏疾病: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减少,也可出现脸肿。治疗包括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以及改善心功能的药物如地高辛等。 5.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代谢减慢,可引起黏液性水肿。需补充甲状腺素,常用左甲状腺素钠片。 服用缬沙坦胶囊后脸肿的原因较多,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4-10-25 11:42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原发性高血压? 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不同地区、种族及年龄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不同。工业化国家较发展中国家高,同一国家不同种族之间也有差异,例如美国黑人的高血压约为白人的两倍。血压水平随年龄而增高,尤其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人较为常见。5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的三次普查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1959年为5.11%,1979年为 7.73qb.1991年为11.88%,呈明显上升趋势,推算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一亿人,但与西方国家相比(平均15%~20%),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仍较低。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还显示,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高原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较高。男女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别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