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唐义 主治医师
兴安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早产儿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训练、感官刺激、营养支持、语言训练和定期评估等。 1.运动训练:通过被动操、抚触等方式,促进早产儿的肌肉发育和肢体协调性。 2.感官刺激:利用声音、光线、色彩等刺激早产儿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发育。 3.营养支持:保证早产儿摄入足够的营养,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4.语言训练:多与早产儿交流,刺激语言中枢的发育。 5.定期评估:按时进行身体和智力发育评估,根据结果调整康复方案。 早产儿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密切关注早产儿的成长变化,为其提供适宜的康复训练,促进其健康成长。
2024-09-17 19:3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其亮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早产儿,由于其在母体中成长的时间不够,所以他的各项身体器官基本上都发育的不是很健全,所以需要后天的康复训练才能赶上正常足月儿的发育。早产儿的康复训练最好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早产儿从纠正胎龄满40周开始,在吃奶前一个小时,空腹睡醒的时候,俯卧在床上,家长可以用语言和玩具逗引小儿抬头,每次约10分钟,每日4-6次,也可以讲宝宝俯卧在母亲胸腹部,母亲通过和宝宝对视、说话,逗引宝宝抬头。从三、四个月的时候,就可以逗引宝宝学习翻身,刚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宝宝施加一个力帮助宝宝翻身,慢慢让宝宝自己翻身。五六
2024-09-18 09: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