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小民 医师
中北大学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遭遇家暴时,应保持冷静、及时报警、向亲友求助、收集证据、寻求心理支持等。 1.保持冷静:避免与施暴者正面冲突,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2.及时报警:让警方介入,制止暴力行为,并记录相关情况。 3.向亲友求助:获得情感支持和临时的庇护场所。 4.收集证据:如受伤照片、医院诊断证明、施暴者的威胁短信等,为后续维权提供依据。 5.寻求心理支持:家暴会带来心理创伤,可向专业心理咨询师倾诉,进行心理疏导。 6.申请保护令: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限制施暴者的行为。 总之,家暴是不可容忍的违法行为,受害者要勇敢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尽快摆脱家暴环境。
2024-10-10 21:0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贾福军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
家暴的暴力周期分为气氛日趋紧张、恶性暴力和充满爱意三个周期。第一周期伴有经常性的轻微暴力,妻子为避免挨打,对丈夫逆来顺受;第二周期,严重暴力频频发生,丈夫脾气完全失控,动辄下死手,妻子感到恐惧,竭力讨好丈夫;第三周期,丈夫真心忏悔自己的暴行,对妻子表现出温柔和体贴,妻子也就原谅他。但她们以后又从无数次地被打中,认识到自己根本无法阻止丈夫的暴行,于是在变得越来越被动,越来越顺从,越来越无助并且抑郁、自责,这就是后天无助感。中国人传统的观念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这无形中给家庭暴力蒙上了一层遮羞布。多数人在遭遇家庭暴力时,总觉得张扬出去丢人现眼,因而忍气吞声。殊不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施虐者的恶行。要减少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关键在于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尤其是面对第一次的家暴,一定要学会说“不”。施暴者往往在第一次家暴时内心的愧疚感和罪恶感是最重的,大多施暴者在实施第一次暴力行为后,都会对自己的暴行道歉和后悔。此时被施暴者正确的做法是,接受施暴者的道歉,并积极地与施暴者进行真诚的沟通,明确让暴力方知道自己无法接受这种暴行,并让对方说出施暴的理由和感想。遇到家暴问题,首先应拒绝沉默忍耐,尝试沟通和调节,如不能在家庭内解决问题,则可以寻求婚姻辅导中心或心理咨询。实在没办法解决的,应尽早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2024-10-11 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