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溶栓治疗在挽救生命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并发症,如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过敏反应、低血压、溶栓失败等。 1.出血:这是溶栓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时可出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2.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多因心肌再灌注损伤引起。 3.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可能与药物成分有关。 4.低血压: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 5.溶栓失败:血栓未完全溶解,影响治疗效果。 总之,溶栓治疗虽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存在一定风险。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医生会充分评估利弊,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并发症,会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4-10-22 13:2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益业 主任中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科
-
过敏:大多数病人年内接触链球菌或链激酶会产生不同程度抗体介导的抗链激酶效应。如果急性心梗在年内用过链激酶,不建议再用链激酶治疗,以免发生过敏。 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数出血量较少,70%出血发生在血管穿刺部位,颅内出血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溶栓治疗的“早期危险”:指第一个24小时内的死亡增加,尤其老年人,可能与溶栓后心肌破裂危险增加、致死性颅内出血、心肌再灌注不足引起的泵功能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有关。但是第一天以后溶栓治疗能更多地防止死亡增加,抵消了早期的死亡增多。溶栓治疗后35天,病死率降低8%。因此,当病人及家属对于医生的溶栓建议作出决策时,不应为其并发症而犹豫不决,要想获益就得承担风险。
2024-10-23 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