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朱微微 主治医师
安徽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管理至关重要,旨在促进康复并预防再次发作。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
2017-08-16 12:44
心肌梗死后的日常护理主要包括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当的活动、情绪管理以及定期随访。这些措施有助于控制风险因素,保持心脏健康。
1. 饮食调整:遵循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限制酒精摄入,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和含糖饮料。
2. 规律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或骑自行车,以增强心肺功能,但避免剧烈运动。
3. 体重管理:保持健康的体重,过重或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需要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控制。
4. 戒烟限酒:烟草和过量酒精都会损伤血管,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务必戒烟并限制饮酒。
5. 心理调适:学习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参加支持团体,以维护心理健康。
心肌梗死患者的日常管理需要综合考虑生活习惯的改变,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并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任何改变前务必咨询医生,确保安全有效。记住,预防和持续的自我管理是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风险的关键。
行用药存在隐患,身体出现不适时,请务必咨询医生,科学治疗。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种急症。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发生的局部坏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如果冠状动脉闭塞较慢,侧支循环形成较好,则可不发生心肌梗死。非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如冠状动咏栓塞、冠状动脉炎、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冠状动脉先天畸形、心肌桥等,均会导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欧美常见,美国35~84岁人群中年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22%。;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45万人再梗死。在我国本病远不如欧美多见,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尔滨、黑龙江、上海、广卅等省市年发病率仅0.2‰~0.6‰,其中以华北地区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