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丽丽 主任医师
北京儿童医院
三级甲等
眼科
-
小儿疳渴是一种中医病证,通常表现为小儿持续口渴、喜饮水,但饮水后仍不解渴,伴有心神烦热不安的症状。此病证多与疳疾有关,其根本原因可能涉及胃热和津液亏虚。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
2017-01-02 18:02
1. 病因:主要由两方面引起,一是脾胃功能失调,导致胃热,二是长期营养不良或慢性消耗性疾病,耗伤体内津液,形成疳疾基础上的口渴症状。
2. 症状:除了口渴、饮水频繁外,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消瘦、夜卧不安、大便干结、舌红少津等症状。
3. 病理解释:疳渴是疳疾的一个复杂表现,疳疾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引起的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而口渴则是身体对津液不足的反应。
4. 中医治疗:中医常采用清热养阴、健脾开胃的方剂,如沙参麦冬汤、白虎加人参汤等,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
5. 西医考虑:现代医学可能将此类症状归因于某些内分泌疾病、脱水或慢性疾病的后期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小儿疳渴的治疗需综合评估,既要调理脾胃,又要补充津液。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均衡,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健康检查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疳渴至关重要。在治疗过程中,务必遵医嘱,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