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怀孕后血糖的控制标准与非孕期不同。一般来说,孕期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 1 小时血糖≥10.0mmol/L,服糖后 2 小时血糖≥8.5mmol/L,只要其中一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激素变化、遗传因素、肥胖、年龄、不良生活方式等。 1. 激素变化:孕期胎盘会分泌多种激素,这些激素可能会产生胰岛素抵抗,影响血糖代谢。 2.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 3. 肥胖:孕前体重超重或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会增加患病风险。 4. 年龄:高龄孕妇(一般指年龄大于 35 岁)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相对较高。 5. 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长期压力大等也可能诱发妊娠期糖尿病。 一旦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必过于紧张,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等方式来管理血糖,必要时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同时要密切监测血糖,确保母婴健康。
2024-10-18 03:06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你可能对下面的内容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