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余慕雪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婴儿出生8天尿布为黄色,不一定是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需综合多种因素判断。若有异常,应及时就医。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2018-06-30 19:05
1.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7-10天消退。一般状况良好,胆红素值在正常范围内。
2.病理性黄疸: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内就可能出现;程度重,胆红素值明显高于生理性黄疸;进展快,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退而复现。
3.观察要点:注意观察婴儿皮肤、巩膜(眼白)颜色,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
4.胆红素检测:可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或血清胆红素检测来明确黄疸类型及程度。
5.治疗方法:轻度病理性黄疸可通过加强喂养、晒太阳等改善;较严重的可能需要蓝光照射、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茵栀黄口服液)等。
总之,仅凭尿布颜色不能确定黄疸类型。若家长对婴儿黄疸情况有疑虑,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一、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几乎都有。其特点是:
2016-08-03 01:31
1、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微带黄色,尿稍黄,无不适表现,第4-6天黄疸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第10-14天黄疸消退,早产儿可能延至第3-4周消退。
2、血清胆红素测定值偏高。二、病理性黄疸由疾病引起。其特点是:
1、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或1周后出现,或黄疸消退后又复出现。
2、黄疸持续时间长超过生理性黄疸的时限。
3、黄疸过重,血清胆红素超过了生理性黄疸的数值。
病理性黄疸常见于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胆道畸形、克汀病、头颅血肿等,一旦发现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医诊治,并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三、若新生儿胆红素超过18%毫克,皮肤明显发黄,间接胆红素即进入脑组织,使脑组织受损,尤其大脑基底结下视丘和第4脑室,基底结部黄染明显,故称核黄胆,其表现为精神委靡,嗜睡,拒奶,恶心,吐奶,若及时治疗,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此期历时1-2天,若黄疸继续加重,则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阵阵哭闹,哭声尖,眼球运动障碍,黑眼球大部分在下边,形成娃娃眼,且四肢肌张力明显升高,有时可出现惊厥,重则呼吸衰竭而死亡,如能及时治疗,可有一定的恢复,否则造成永久性的后遗症,如智力低下,手足搐症,听力障碍,运动发育迟缓,造成脑性瘫痪,因而新生儿明显的黄疸必须及时治疗。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一、生理性黄疸 [colRed]足月新生儿常在生后2~3天出现黄疸,第4~5天达高峰,10~14天逐渐消退,血清总胆红素应小于204UMOL/L(12㎎/dl)。[/col]早产儿的生理黄疸程度较重(小于255UMOL/L,15㎎/dl),消退较晚(3~4周)。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二、病理性黄疸A、临床特点表现为: [colRed]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col] [colRed]发展过快[/col](每日增加大于85、5UMOL/L); [colRed]程度过重[/col](血清总胆红素大于205UMOL/L); [colRed]消退过晚或退而复现[/col];(足月产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 结合胆红素大于26UMOL/LB、病理性黄疸的常见病包括: 新生儿溶血症、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头颅血肿、母乳黄疸、胎粪延迟排出、新生儿肝炎综合症、先天性胆道闭锁、半乳糖血症。
2016-08-03 01:3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医生建议: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几乎都有。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皮肤呈浅黄色,这个需要去医院治疗,希望可以帮到你。
2016-08-03 0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