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尿蛋白是尿液中的一种异常成分,通常反映肾脏功能可能出现问题,其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肾脏疾病、生理因素、感染、药物副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本身的病变,会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使蛋白质漏出形成尿蛋白。 2.生理因素:剧烈运动、发热、寒冷刺激、精神紧张等,可能引起短暂性尿蛋白增加,一般诱因去除后可恢复正常。 3.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炎症刺激可影响肾脏功能,出现尿蛋白。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对肾脏产生损害,导致尿蛋白。 5.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累及肾脏,引发尿蛋白。 总之,尿蛋白的出现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一旦发现尿蛋白,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4-10-22 13:1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蛋白尿是指常规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者.尿蛋白阳性分为三种情况:1.病理性蛋白尿指的是泌尿系统因器质性病变导致尿内持续出现蛋白.这种情况应引起注意并需进一步检`查或复查,以便尽早治疗. 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很多,通常可归纳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和组织性蛋白尿. 2.生理性蛋白尿指的是泌尿系统并无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各种体内环境因素对正常机体的影响所导致的尿蛋白含量增多. 某些生理因素可造成暂时性尿蛋白阳性.包括:①功能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是指机体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所致的暂时性轻度的蛋白尿.②体位性蛋白尿:是指由于直立位或腰部前突时引起的轻度或中度蛋白尿.其特点为夜间尿蛋白定性为阴性,起床活动若干时间后出现蛋白尿,再平卧后又转为阴性.这种蛋白尿常发生于青少年,一般随年龄增长而消失.
2024-10-22 13:1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你好!所谓尿蛋白是指从尿常规检查中出现蛋白,在正常情况下尿中是没有蛋白的,当尿中出现尿蛋白时,一定要进行检查分析,特别是肾脏疾病最易导致尿蛋白.尿蛋白定性阳性常用(+)表示.蛋白越多(+)越多.正常成人每日排出尿蛋白定量最多可达150mg,如果饮水很少,尿液过于浓缩,尿量减少,单位容积内含蛋白量就多,故正常人也会出现尿蛋白.发热,剧烈运动,前一天吃较多蛋白类饮食也可能引起生理性蛋白尿.建议你根据检查结果,确定尿蛋白升高的原因,以便对症治疗.
2024-10-22 13:1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亲爱的·怎么说了!血里的蛋白跑到尿里去了,于是就有了尿蛋白!这是肾脏对血中蛋白的屏障作用有了问题造成的结果,是肾脏有了病的表现,而且应当认真对待
2024-10-22 13:11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你好,当肾功能处于正常时,肾小球对血浆蛋白滤过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正常,人尿中蛋白量极低。由于尿中蛋白含量较低,尿常规定性检查尿蛋白为阴性,24小时一般不超过150mg。当尿中蛋白含量超出150mg时,即定性为蛋白尿。医学上将蛋白尿分为功能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以及病理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多是由于机体内、外环境因素变化所致暂时出现蛋白尿,程度轻,持续时间短,无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当影响因素消除,尿蛋白消失。对衡量肾功能无太大意义。体位性蛋白尿又称之为直立性蛋白尿。直立位或脊柱前凸位时出现的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是一种由各种肾脏及肾外疾病所致的蛋白质,多数为持续性蛋白尿。它又可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及组织性蛋白尿,但不论是哪种病理性蛋白尿都代表着肾功能出现异常。相较于功能性蛋白尿与体位性蛋白尿意义大。当发现尿中有蛋白质出现时进行排除,判断是否是功能性蛋白尿,但我们建议大家不论哪种蛋白尿都要提高注意,如果排除功能性蛋白尿的情况,应尽早选择正规医院进行详细诊断,发现肾功能损害,应及早去正规专业的医院诊治。
2024-10-22 1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