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航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不同症型及其临床表现是(1)肝郁气滞性:月经先期或行经期乳房肿痛,随喜怒消失,一侧或双侧可扪及大小不等的串珠状节结,肿块多为绿豆大步节结,或成粗条索状。质韧不坚硬,按之可动,不与深部组织粘连,境介不清,月经周期不足,经量较多,胸闷暖气,精神抑郁,心烦易怒。(2)冲任不调型:乳房有肿块,经前或经期疼痛加重,经行后减轻或消失,经期多后延,经痛不剧,经量少,身倦无力,腰酸肢冷,少腹畏寒,日久失治者,少数可发生癌变。乳腺增生治宜舒肝活血,通络化结,使冲任调和,经络通畅。民间治疗本病的绝招妙方有:1:敷脐疗法处方:蒲公英、木香、当归、白芷、山栀、薄荷各30克,紫花地丁、瓜蒌、黄茋、郁金各18克,麝香4克。用法:药研细末,用酒精清洗肚脐部后擦干,填塞药粉0.5克,用棉花轻柔按压,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8次为1疗程。月经过多及功能性出血者忌用。疗效:敷脐3个疗程,有效率达99.3%内外兼治法内服药方:中成药逍遥丸服法:每服6克,日3次,温开水下外敷处方:鸡血藤、丝瓜络、桑寄生、泽兰、红花、香附、川芎、连翘、瓜蒌、大黄、硭硝各30克。用法:药用两个布袋分装,置锅中蒸热后洒酒少许,热敷患侧乳房30分钟,日2次,1剂药用10次,10天为1疗程疗效:内外用药1-2疗程,治愈率达95.6%注意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慢慢会好的。祝你早日康复
2024-10-22 09:4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乳腺增生的发生通常与内分泌失调、不良生活习惯、精神因素、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 1.内分泌失调:女性体内雌孕激素比例失衡,比如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孕激素分泌不足,可刺激乳腺组织增生。 2.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熬夜、缺乏运动、过度劳累等,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内分泌功能,增加乳腺增生的风险。 3.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不良情绪,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进而诱发乳腺增生。 4.饮食因素: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高雌激素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也可能促使乳腺增生。 5.遗传因素:部分乳腺增生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如果亲属中有乳腺增生或其他乳腺疾病患者,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总之,乳腺增生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女性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问题。
2024-10-21 19:1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病情分析:乳腺增生主要是由于人体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一种慢性乳腺疾病。通常还和情绪、压力、遗传、生活环境、饮食起居也有一定的关系。乳腺增生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的75%以上,是最常见的一类乳腺疾病,发生于青春期开始以后的任何年龄的妇女。此病的临床表现以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为基本表现,大约80%的患者有乳房疼痛的症状,多双侧,也可单侧疼痛,疼痛性质分为胀痛、刺痛、窜痛、隐痛或触痛,乳房疼痛的表现常不稳定,在月经前可加重,也常在情绪变化、劳累、天气变化时加重。乳房肿块是诊断乳腺病的主要依据,多数为多发,肿块大小不等,质地硬或硬韧,肿块不与皮肤粘连,肿块表面常不光滑,触之有颗粒感。除以上症状外,部分患者有乳头发痒,溢液及口苦肋胀、胸闷、厌食、月经紊乱等全身症状。由于乳腺增生是慢性乳腺疾病,而且乳房又是人体特殊的部位,吃药药效很难到达,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的症状,对肿块难以起作用,建议内外兼治(可内服逍遥丸、乳癖消+外用中药乳腺安康),这样才能在治疗上针对乳房病灶持续高浓度给药,渗透吸收疗效才最为显著,同时也弥补了持续口服药物及手术治愈乳腺增生的复发缺陷。平时也可多吃粗粮以及新鲜蔬菜、水果,三餐规律,饮食均衡,尽量少吃过多的荤类食物,避免吃辛辣的食物,咖啡、酒类以及熬夜等。
2024-10-21 19:1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病情分析:您好,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疾病的症状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游漫性胀痛,触痛为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为明显,每月月经前疼痛加剧,行经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乳腺增生有很多类型,有的完全是生理性的,不需特殊处理也可自行消退,如单纯性乳腺增生症,有的则是病理性的,需积极治疗,尤其是囊性增生类型。乳腺增生是一种妇科常见的疾病。好发于29~39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其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一般是需要定期观察的,建议在专业医生的会诊指导下,尽早坚持治疗为宜。
2024-10-21 1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