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13 个月孩子拉肚子可能是饮食不当、腹部着凉、肠道感染、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的。 1. 饮食不当:孩子进食过多、食物不易消化或食物不洁,都可能导致拉肚子。要调整饮食,少量多餐,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 腹部着凉:孩子腹部保暖不足,会使肠道蠕动加快,引发腹泻。注意腹部保暖,可适当热敷。 3. 肠道感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肠道,引起炎症反应。需根据感染类型,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如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利巴韦林等。 4. 过敏:孩子对食物或环境中的某些物质过敏,也可能出现拉肚子。要查找并避免过敏原。 5. 乳糖不耐受:体内乳糖酶缺乏,无法完全消化乳制品中的乳糖。可选择无乳糖或低乳糖的奶粉。 孩子拉肚子如果持续不好转或出现精神萎靡、脱水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2024-10-13 13:4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您好:轻度腹泻在婴儿当中是很常见的.婴儿在一两岁以内肠道都很敏感,不仅细菌和病毒会使他们的肠胃感到不适,就连某些新的食物,太多的果汁都能使他们感到不舒服.好在这种不舒服一般比较轻微,也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孩子可能比平时多排出两次比较稀软的大便.一般发绿,气味也跟平常不一样.所以您也不要太着急了,因为小孩生病总要有个时间段恢复的,建议您不要急着给宝宝吃太多的药.您的宝宝刚开始喂奶粉,所以可能肠胃不太适应,消化不好的原因.建议可以给宝宝喂一点熟苹果,把苹果切块放在粥里烧,熟苹果是有调节肠胃收干大便的作用的,还可以给孩子喂熟的苹果泥. 熟苹果泥制造方法,拿一个苹果去皮去核,切块放入搅拌机打碎,放入微波炉内高火两分钟,拿出搅拌一下,再高火两分钟,这个时候苹果泥是呈现果冻状的,待凉喂宝宝,如果苹果不够甜孩子不爱吃,可以加入葡萄糖. 也可以煮大米汤,用500毫升大米汤加半啤酒瓶盖食盐,预备好后喂孩子,也不错. 希望宝宝赶快好起来啊
2024-10-13 13:4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拉肚子一般是宝宝肠道菌群不平衡造成的,用益生菌一般就会见效,拉肚子要注意补充水分,不要脱水,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吃东西要小心,和催奶汤不要喝上面的浮油,浮油就会造成宝宝腹泻,和奶粉要严格按照说明的浓度调,过浓和过淡都会造成宝宝消化不良,建议您详细说一下你的情况,我了解您的详细情况之后在给于您更好的指导.
2024-10-13 13:4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这个情况考虑与奶粉有关,所以现在应停止使用奶粉,改用米粉来口服,同时应用妈咪爱,思密达,扑尔敏,来口服,同时外用宝宝一贴灵外贴肚脐,这样可以治好这次的腹泻的,同时在治愈后,应该在喂奶粉的时候,要从低浓度开始,等适应了,在慢慢的增加浓度.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由于奶粉引起的腹泻的.
2024-10-13 13:4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1.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其主要病变在脾胃. 2.泄泻的主要病机: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湿和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之后,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泻. 3.伤阴,伤阳变证的病机由于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患泄泻后较成人更易于损阴伤阳发生变证.重症泄泻患儿,泻下过度,易于伤阴耗气,出现气阴两伤,甚至阴伤及阳,导致阴竭阳脱的危重变证.伤食泻 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指纹滞.治法 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方药 保和丸加减.常用焦山楂,焦神曲,鸡内金消食化积导滞;陈皮,半夏理气降逆;茯苓健脾渗湿;连翘清解郁热.腹痛加木香,槟榔理气止痛;腹胀加厚朴,莱菔子消积除胀;呕吐加藿香,生姜和胃止呕.湿热泻 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粘液,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治法 清肠解热,化湿止泻方药 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常用葛根解表退热,生津升阳;黄芩,黄连清解胃肠湿热;地锦草,豆卷清肠化湿;甘草调和诸药.热重泻频加鸡苏散,辣蓼,马鞭草清热解毒;发热口渴加生石膏,芦根清热生津;湿重水泻加车前子,苍术燥湿利湿;泛恶苔腻加藿香,佩兰芳化湿浊;呕吐加竹茹,半夏降逆止呕;腹痛加木香理气止痛;纳差加焦山楂,焦神曲运脾消食.风寒泻 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治法 疏风散寒,化湿和中.方药 藿香正气散加减.常用藿香,苏叶,白芷,生姜疏风散寒,理气化湿;半夏,陈皮,苍术温燥寒湿,调理气机;茯苓,甘草,大枣健脾和胃.大便质稀色淡,泡沫多,加防风炭以祛风止泻;腹痛甚,里寒重,加干姜,砂仁,木香以温中散寒理气;腹胀苔腻,加大腹皮,厚朴顺气消胀;夹有食滞者,去甘草,大枣,加焦山楂,鸡内金消食导滞;小便短少加泽泻,车前子渗湿利尿;恶寒鼻塞声重加荆芥,防风以加强解表散寒之力.
2024-10-13 1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