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女性不排卵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障碍、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全身性疾病、精神心理因素等。 1.内分泌失调:体内激素失衡,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会影响排卵。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如口服避孕药、促排卵药物如氯米芬、来曲唑、尿促性素等)来改善。 2.卵巢功能障碍:卵巢早衰、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等,使卵巢排卵功能受损。治疗可能包括激素替代疗法。 3.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垂体瘤、下丘脑性闭经等,影响激素分泌从而干扰排卵。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能会用到溴隐亭等药物。 4.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重度营养不良等,也可能导致不排卵。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有助于恢复排卵。 5.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的紧张、焦虑、压力过大,可能影响内分泌,导致不排卵。需要进行心理调节和疏导。 女性不排卵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相关检查(如性激素六项、B 超等)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4-10-13 13:5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你好,一般女性正常的成熟卵泡的大小是18-25mm,低于或大于此标准,那都无法正常的排卵;造成排卵障碍的因素有:中枢神经系统性无排卵;下丘脑性无排卵;垂体性无排卵;卵巢性无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建议到正规的不孕不育专科医院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才能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希望以上介绍能帮到你!
2024-10-13 13:5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病情分析:您好!造成排卵障碍的因素有:中枢神经系统性无排卵;下丘脑性无排卵;垂体性无排卵;卵巢性无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其它:性腺以外的其它内分泌系统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失调和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重度营养不良可影响卵巢功能的调节而导致排卵障碍,建议你明确原因以后及时治疗.。
2024-10-13 13:5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这样是不正常的啊,考虑是由于输卵管淤塞导致的啊,应该注意可以做个造影检查一下啊,看一下是否淤塞。。预约请点击:。最常见的几种妇科炎症有哪些?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为何会反复发作?
2024-10-13 13:5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选择诱导排卵的药物是治疗排卵障碍的主要方法。对长期不排卵的患者,最好用克罗米芬。开始可用甲孕酮诱发“月经”,然后服用5天克罗米芬。在停服克罗米芬后5~10天(平均7天)通常都有排卵,并在排卵后14~16天来月经。如果患者在用克罗米芬后没有来月经,应做妊娠试验;如果检查结果证明没有怀孕,可加大克罗米芬的剂量,重复治疗周期,直到出现排卵或剂量达到最高限为止。确定治疗剂量后,至少要按这一剂量治疗6个周期再变更。很多患者是在第6次用药时出现排卵而怀孕的。总的来说,用克罗米芬治疗的患者,约有75%~80%发生了排卵,但只有40%~50%受孕,其中约5%是多胎妊娠,主要是双胎。由于担心长期使用克罗米芬可能与患卵巢癌的危险性增高有关,应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治疗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治疗期间密切监护,限制治疗周期的次数等。克罗米芬的副作用有:阵发性潮热、腹胀、乳房触痛、恶心、视力异常和头痛。克罗米芬治疗的患者中,约有5%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卵巢过度长大、腹水等。为尽量防止过度刺激综合征出现,应尽可能用最低有效剂量,如果卵巢长大,应停止用药。如果用克罗米芬治疗,患者没有排卵和受孕,应试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这种激素从绝经后妇女的尿中提取。由于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价格昂贵。并有较严重的副作用,在一般情况下不推荐试用。只有在确诊是排卵因素引起不孕,并排除精子和输卵管等不孕因素后再用。即使这样,治疗期也应由有用药经验的医生密切观察。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经肌肉注射给药,刺激卵泡成熟。可以测定血中雌二醇水平和用超声波扫描检查来监测卵泡成熟的情况。根据患者对激素的反应,调节用药剂量。卵泡成熟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激发排卵。经这类治疗的患者,95%以上有排卵,但只有50%~75%受孕,其中10%~30%是多胎妊娠,主要是双胎。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的严重副作用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在用药妇女中有10%~20%出现这种副作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可危及生命,但如果能密切观察治疗过程,当患者出现过度反应时,立即停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以避免这类副作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有增加患卵巢癌危险的可能性,但证据尚不足。有时,由于下丘脑不能分泌排卵所必须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而导致不排卵。可用人工合成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诱导排卵。这种治疗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的危险率较低,不必过分监护。
2024-10-13 2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