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小儿慢性肠炎的症状较多,常见的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精神不振等。 1.腹痛:多为间歇性隐痛或胀痛,常在进食后或腹部受凉时加重。 2.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为稀便、水样便或黏液便,有时还伴有脓血。 3.消化不良: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进食后易腹胀。 4.营养不良:由于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孩子可能出现体重不增、消瘦、贫血等。 5.精神不振:长期患病可导致孩子精神差、乏力、易疲劳。 总之,小儿慢性肠炎的症状多样,若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4-10-21 16:1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吃药治疗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而且小孩子身体抵抗力弱,极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建议患者采取EGF阶梯免疫重组疗法并配合饮食治疗来治疗孩子疾病,这样安全无副作用,而且还有不错的效果。小儿慢性肠炎的症状:一、轻度:一天大便次数5~8次,有轻微发热,无脱水现象。二、中等度:一天大便次数超过10次,大便为水样、泥状、细菌性带有粘液、脓或血液,俗称“痢疾”。有脱水现象,发高热;因细菌有毒素,常引起痉挛、昏睡、休克现象,严重者甚至死亡。三、重度:一天大便在15次以上,水样大便喷射而出,有重度脱水现象,即皮肤干燥、眼球凹陷、眼圈发黑、小便减少,口渴、不安,此外尚有血酸症、呼吸不适、虚脱、半昏迷等状态。由于钾缺乏及水肿的关系,腰部膨胀,有肠麻痹现象。若不及时之治疗,死亡率可达30%以上。
2024-10-21 16:1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你好,小儿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婴幼儿胃肠道功能比较差,对外界感染的抵抗力低,稍有不适就容易发病。治疗可使用黄土生姜汤:灶心黄土50克,陈皮12克,生姜15克。先将灶心黄土用水煎煮30分钟,去黄土,用黄土水煎煮生姜、陈皮约15-20分钟,即可服用,此方对急性肠胃炎以呕吐为主者,效果很好。中成药“肠胃速康方”对肠炎、胃肠炎等急慢性肠炎及其并发症疗效显著,具杀病菌、排浊气、排毒素、复正气之功效,彻底消除病症,提高睡眠质量,恢复肠功能,促使机体微循环进入正轨,达到彻底治愈急慢性肠炎之目的。孩子吃得过多,过少;或过早、过多吃淀粉类、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突然断奶等,都能引起孩子拉肚子所以吃饭要定时定量。
2024-10-21 16:1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结肠炎建议你去医院肛肠科采取:西米替丁锡类散加上氧氟沙星或者甲硝唑(这两个交替灌肠)灌肠治疗。口服四神片,或肠炎宁,或结肠炎丸,或复方黄连素片。
2024-10-21 16:1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粘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则大便秘结、数日内不能通大便;时而腹泻时而便秘,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结肠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本病起病多数缓慢,少数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迁延数年至十余年,常有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或持续性逐渐加重,偶呈急性暴发,临床表现:(1)腹泻:粘液便及脓血便,轻者每天3—4次,重者数十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2)腹痛:轻度病人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阵痛,可涉及全腹有痛一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3)便秘,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则不吃泻药不能通便.(4)其他症状: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等症.怎样诊断结肠炎?在日常生活中结肠炎是比较好确认,如有腹泻大便不成形、腹痛、肠鸣、便秘、粘液便及脓血便,此病刚开始服用磺胺类及抗生素药物可控制病情,多次复发后,用此药疗效甚微,应到当地医院请专科医生帮助诊断.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结合我国情况拟定3试行诊断标淮:(1)溃疡性结肠炎需先排除细菌性痢疾、阿迷巴性结肠炎等病因明确的结肠炎.(2)具有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粘液、脓液等典型的临床表现,至少有结肠镜"X光线"的特征性改变中的一项。(3)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有典型结肠镜或X光表现或粘膜活检组织学表现。结肠炎的临床分型结肠炎的临床分型有利于治疗和判断预后,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和临床过程,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轻度型:最多见、起病慢、症状轻、轻度腹泻,每天少于4次,并与便秘交替,便中不含或仅有少量血液粘液无全身症状,病变多局限在直肠和乙状结肠,血况正常。(2)中度型: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腹泻每天多于4次,并有轻度全身症状。(3)重度型:有发热、倦怠、消瘦、贫血等全身表现腹泻每天多于6次,血便或粘液脓血便。(4)暴发型:少见。慢性肠炎的中医分型中医认识:认为结肠炎大多为湿热壅结、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精神因素而诱发。本人经过20余年临床经验和众多专家共同努力总结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独特中医分型论治,因此在临床中取得奇特疗效,从而对治愈结肠炎及预防结肠癌有一定作用。(1)腹泻型:泄泻、大便不成型、腹痛、便血、粘液便、脓血便、肠鸣及排便不畅、不尽、里急后重,伴有消瘦、全身乏力、恶寒、头昏等症。(此型最易治疗,一般20-60天可根治)(2)便秘型:大便秘结,如羊屎样,排便不畅、不尽,甚则数日内不能通大便,有一部分患者原有长期腹泻史,伴有腹痛、消瘦、口干、腹胀贫血等症,易恶变。(治疗一般30-60天)(3)腹泻便秘交替型:大便时干时稀、时有粘液、便血,伴有腹痛、腹胀等症。(治疗一般20-60天)怎样从根本上治疗结肠炎?慢性结肠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某些病原体感染、遗传基因及精神因素有关,大多病程长,病情缠绵难愈,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大便带粘液和脓血,患者十分痛苦,这些症状不是通过调理脾胃、健脾益肠就能解决的,而应寒热通补、健脾和中、燮理阴阳,就能从根本上治疗肠炎。山东患者刘某,腹痛腹泻5年,服用过很多中西药物,开始见效,越用效果越差,有的药服用时减轻,停药后复发。就诊时患者腹泻加重,大便带粘液,每天5-6次,里急后重,大便后肛门有灼热感,饮食尚好,但吃饭后就得去厕所,行动稍有迟缓,大便就不能控制,身体逐渐消瘦,全身无力。舌质红,苔白腻,脉弱。根据病情,用健脾祛湿、寒热通补法治疗,服药15剂后,大便次数减少,每天3次,但仍有粘液,不成形,在原方基础上用补肾药,用服15剂,大便基本上恢复正常。患者以为完全好了,没巩固治疗,但因饮食不节而病情复发,大便日3-4次,病症基本同前,但反应较轻,仍用原方加炒薏米30g,继服15剂,大便基本恢复正常,再服15剂,完全恢复正常,至今未再复发。结肠炎的治疗用药,关健是在组方,大便次数多不一定就用补药,要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健脾和中和通补通用相结合,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扶正就是治本,祛邪就是要消除炎症,这样效果才能更好。
2024-10-22 0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