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常见的先心病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等。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年龄等因素制定。 1.病情评估:通过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明确先心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2.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或暂时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能会使用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呋塞米减轻水肿,卡托普利改善血管紧张度等,但药物治疗多为辅助。 3.手术时机:如果病情严重,需及时手术。一般来说,小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可能在 3-5 岁手术;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等可能更早手术。 4.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胸手术和微创手术,如介入封堵术。 5.术后护理:注意休息,预防感染,定期复查。 6.生活管理: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 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患者应在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生活质量和预后。
2024-10-21 18:0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您好!根据您的心动超生结果,目前诊断室间隔缺损明确,且属于室间隔膜部中型缺损。缺损小,可无症状。损较大、分流量较多者,可有发育障碍,活动后心悸、气急,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呼吸窘迫和左心衰竭等症状。当产生轻度至中度肺动脉高压、左至右分流量相应减少时,肺部感染等情况见减轻,但心悸、气急和活动受限等症状仍存在,或更形明显。重度肺动脉高压、产生双向或反向(右至左)分流时,出现紫绀,即所谓艾森曼格综合征,体力活动和肺部感染时紫绀加重。最终发生右心衰竭。且容易罹患感染性心内膜炎(此病非常凶险,死亡率高)。建议您及时施行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祝您健康!
2024-10-21 18:0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1)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积液等并发症,还会留下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介入治疗适用范围较窄,价格较高,但无创伤,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疤痕
2024-10-21 18:0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做手术,现在先心已经纳入大病统筹报销,可以报销大概80%?宝妈找明白人再落实一下。先心不可怕,做完手术就好了,宝宝加油!
2024-10-21 18:09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目前国内对小儿先心病的解释如下:小儿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8%,其中60%于<1岁死亡。发病可能与遗传尤其是染色体易位与畸变、宫内感染、大剂量放射性接触和药物等因素有关。随着心血管医学的快速发展,许多常见的先心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病死率已显著下降。 小儿先心病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心病。除个别小室间隔缺损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临床上以心功能不全、紫绀以及发育不良等为主要表现。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症状有无与表现还与疾病类型和有无并发症有关。根据血液动力学结合病理生理变化,可发为三类:一、无分流类。二、左至右分流类。三、右至左分流类。具体的情况需要咨询医生,以便获得准确有效的信息。
2024-10-22 02:32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