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宝宝腹泻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感染因素、饮食不当、过敏、腹部着凉、肠道菌群失调等。 1.感染因素: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肠道可引发腹泻。如轮状病毒、大肠杆菌等。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细菌感染可能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 2.饮食不当:进食过多、过少,食物成分不合适,都可能导致腹泻。例如辅食添加过快、过多。 3.过敏:宝宝对食物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如牛奶蛋白,会引起过敏性腹泻。 4.腹部着凉:腹部受寒后,肠道蠕动加快,易出现腹泻。 5.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影响肠道功能,导致腹泻。可补充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益生菌。 宝宝腹泻原因多样,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果腹泻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4-10-21 17:1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你好,考虑单纯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表现为每天大便5-6次,多至10余次,蛋花样或水样,黄或黄绿色,有白色小块,可有低热,溢奶,精神饮食尚好或略减,体重不增或略降,无脱水症状,建议可以试试儿泻停颗粒治疗小儿腹泻,其主要成分是:茜草滕、乌梅、甘草三药合用,共凑清热燥湿、固肠止泻之功,对小孩腹泻效果很好。
2024-10-21 17:1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建议检查化验大便是消化不良还是肠炎.还要注意是否是有感冒导致的肠功能紊乱.如果是消化不良建议口服山麦健脾口服液,思密达等,严重看看医生,输液治疗.延长喂奶的间隔时间.让肠胃休息休息.多喂水.如果在添加辅食应该暂停添加.或减少辅食添加.好转后再循序渐进恢复.尤其不要吃不消化的食物.
2024-10-21 17:10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不是的,婴儿肠道功能还在建立当中,还有添加的一些辅食肠道还未适应,所以一般会有拉稀,消化不良现象。随着逐渐长大,这个现象会逐渐变好,直至肠道功能正常。有时候也可能是受凉引起的,这个就需要吃点药,注意保暖了。
2024-10-21 17:10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小儿腹泻常见的类别一般有以下五种:1.生理性腹泻:有的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黄绿色的稀便,大便次数也多,但精神很好,没有呕吐,食欲始终很好,随着年龄增长,在添加辅食后腹泻自然消失。有生理性腹泻的小儿,通常在摄取牛奶或鸡蛋等异体蛋白质后,甚至在受到日晒、风吹或衣服的磨擦后,易发生皮肤湿疹、体温升高等现象。2.饮食不当:由饮食不当导致的腹泻无季节性,是由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低,喂养不当造成的。如食物中缺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食物易在肠道内发酵而造成腹泻。婴儿进食过多、过少、不定时喂养,或过早进食大量淀粉类和脂肪类的食品,以及突然更换食物种类,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有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大便呈稀糊状、蛋花汤样或水样,甚至带有粘液。3.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强;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婴儿吃奶多,又增加了消化道负担,这些均易诱发腹泻。这种腹泻有明显的气候因素,所以天凉时要注意孩子的保暖和衣服增减,尤其到户外活动要更加注意。天热时要及时给孩子补充足够的水,同时要有必要的降温措施。如果出现这种腹泻,只要在饮食上稍加调理即可痊愈。4.细菌性肠炎或痢疾:是由细菌侵入肠胃道引起的腹泻。轻的常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大便次数增加,混有脓血;重的可突发高热,面色苍白,抽搐,四肢发冷,脉搏摸不到,甚至昏迷不醒。因为发病很急,肠道的病变还未形成,病儿不但没有腹泻,有时还可便秘。此时的发热症状和脑膜炎、败血症很难区别。1岁以内的婴儿患菌痢症状往往不典型,表现无热或低热,每天排3~5次水样大便,易误诊为消化不良。5.病毒性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所致,大多发生在每年的8~11月,9月为发病高峰,又称“秋季腹泻”。常见于6~18个月龄的婴儿。秋季腹泻起病急,体温升高在38~40℃之间,同时有感冒症状,在发病当天就有腹泻。由于大便量多,常像水一样冲出来,因此患儿很快就出现眼眶凹陷、口唇干燥等脱水症状。患儿有严重口渴感和哭闹不安等现象。小儿腹泻的治疗一般没有什么特效药。治疗的重点就是给孩子补充液体,即水和电解质。补充液体的方法首选高效又价廉的口服补液盐,它服用起来很方便,价格也不贵,在普通药房都能买到。2岁以下孩子每腹泻一次,服口服补液盐50~100毫升,起到防治脱水的作用。也可用米汤加盐溶液代替。具体配方是:米汤500毫升,白糖10克,细盐1.75克(一啤酒瓶盖的一半),按每公斤体重20~40毫升,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如果孩子对口服补液不耐受,或腹泻程度加重,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的紊乱。切不可乱用抗生素,以防不良后果。在腹泻的时候,多多少少都要伴有肠道菌群的紊乱。所以孩子可以服用一些肠道微生态制剂,还有一些黏膜保护剂。肠道微生态制剂的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常用的有:培菲康、金双歧、妈咪爱等。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可缩短腹泻病程,效果良好。另外可适当补充锌剂,如葡萄糖酸锌、硫酸锌等。中医推拿按摩及中药治疗小儿腹泻也有良好的疗效。要特别注意的是,小儿腹泻,尽可能不要用抗生素,因抗生素可使孩子肠道菌群失调,造成腹泻迁延不愈。如果孩子腹泻3天仍不见好转,或者出现腹泻次数和量的增加、不能正常饮食、频繁呕吐、发热、明显口渴、粪便带血等症状时,就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严重可危及患儿生命,或者导致病情迁延,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小儿腹泻的预防和护理:1.注意卫生清洁食品应新鲜、清洁,食具也必须注意消毒,保持饮用水洁净,孩子及其看护人都应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2.坚持母乳喂养尤其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3.注意饮食质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初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以利于消化和吸收。4.防止受凉尤其是腹部受凉。孩子因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成熟,特别是腹壁及肠道缺乏脂肪“保暖层”,因而容易受较凉空气的刺激而引起肠蠕动增加,导致便次增加和肠道水分吸收减少,大便稀溏,病毒也容易乘虚而入。5.应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只要孩子不出现频繁呕吐,应鼓励孩子多进食,以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如奶类、米汤、粥。6.调节好饮食,轻者不必禁食,可适当减少哺乳的次数,缩短喂乳的时间,停吃牛奶、巧克力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饮用淡盐水、米汤、稀藕粉等。病症重的应禁食6~12小时,如禁食一定时间后症状缓解,可逐步恢复饮食。恢复饮食必须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切不可操之过急。
2024-10-22 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