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能由感染、饮食不当、过敏、肠道菌群失调、气候因素等引起。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补液、药物治疗、调节肠道菌群、针对病因治疗等。 1.调整饮食:暂停不易消化的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 2.补液: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轻中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 3.药物治疗:常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调节肠道菌群,若为细菌感染可用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 4.调节肠道菌群:补充益生菌,如嗜酸乳杆菌片。 5.针对病因治疗:如因乳糖不耐受,可使用无乳糖奶粉;若是食物过敏,需规避过敏原。 总之,小儿腹泻的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若腹泻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4-10-20 19:5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个别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粪便的性状正常,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腹泻150~200g,含水分为60%~75%.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腹泻是症状,根本治疗要针对病因.认识腹泻的发病机理有助于掌握治疗原则. (一)病因治疗不言而喻,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必需抗感染治疗,以针对病原体的抗菌治疗最为理想.复方新诺明,氟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氟哌酸(环丙沙星),氟嗪酸(氧氟沙星)对菌痢,沙门菌或产毒性大肠杆菌,螺杆菌感染有效,甲硝唑对溶组织阿米巴,梨形鞭毛虫感染有效,因此,这数种药物常用于急性感染性腹泻,包括预防和治疗所谓旅行者腹泻.治疗乳糖不耐受症和麦胶性乳糜泻所致的腹泻在饮食中分别剔除乳糖或麦胶类成发.高渗性腹泻的的治疗原则是停食或停用造成高渗的食物或药物.分泌性腹泻易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丢失,除消除病因,还应积极由口服和静脉补充盐类和葡萄糖溶液,纠正脱水.胆盐重吸收障碍引起的结肠腹泻可用消胆胺吸附胆汁酸而止泻.治疗胆汁酸缺乏所致的脂肪泻,可用中链脂肪代替日常食用的长链脂肪,因前者不需经结合胆盐水解和微胶粒形成等过程而直接经门静脉系统吸收. (二)对症治疗选择药物时,应避免成瘾性药物,必要时也只能短暂使用.病因治疗是主要的,凡病因不明者,尽管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已有好转,绝不可放松或取消应有的检查步骤,对尚未排除恶性疾病的病例尤其如此. 1.止泻药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铋,氢氧化铝凝胶等,日服3~4次.药效较强的复方樟脑酊(3~5ml)和可待因(0.03g),每日2~3次.因久用可成瘾,故只短期适用于腹泻过频的病倒.复方苯乙哌酊(每片含苯乙哌啶2.5mg和阿托品0.025mg),每次1~2片,2~4/d,此药有加强中枢抑制的作用,不宜与巴比妥类,阿片类药物合用.氯苯哌酰胺(咯派丁胺,loperamide)的药效较复方苯乙哌啶更强且持久,不含阿托品,较少中枢反应.初服4mg,以后调整剂量至大便次数减至1~2次/d,日量不宜超过8mg.培菲康可调节肠道功能. 2.解痉止痛剂可选用阿托品,普鲁本辛,山莨菪碱,普鲁卡因等药. 3.镇静药可选用安定,利眠宁,苯巴比妥类药物. 4.调节肠道植物神经紊乱药可选解郁抗虑胶囊等药物. (三)考虑到吃西药副作用很大,可以考虑服用“永仓诃苓止泻胶囊”进行治疗.优点是中药制剂没有毒副作用,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缺点是服用时间比较长一般的患者都需要按疗程进行服用. (四)蒙脱石散 抗生素,微生态,中成药等方法的治疗都会或多或少的具有毒性,可能伤害到肠道内的健康菌群.而新型治疗药物蒙脱石散,可以利用蒙脱石的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一直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覆盖能力,并通过与粘液糖蛋白相互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并且药物成分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连同所固定的供给因子随消化道自身蠕动排出体外.不改变正常的肠蠕动.可选择药物:司迈特蒙脱石散(3g成人儿童装,1g婴幼儿装).
2024-10-20 19:5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个别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粪便的性状正常,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腹泻150~200g,含水分为60%~75%.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腹泻是症状,根本治疗要针对病因.认识腹泻的发病机理有助于掌握治疗原则. (一)病因治疗不言而喻,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必需抗感染治疗,以针对病原体的抗菌治疗最为理想.复方新诺明,氟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氟哌酸(环丙沙星),氟嗪酸(氧氟沙星)对菌痢,沙门菌或产毒性大肠杆菌,螺杆菌感染有效,甲硝唑对溶组织阿米巴,梨形鞭毛虫感染有效,因此,这数种药物常用于急性感染性腹泻,包括预防和治疗所谓旅行者腹泻.治疗乳糖不耐受症和麦胶性乳糜泻所致的腹泻在饮食中分别剔除乳糖或麦胶类成发.高渗性腹泻的的治疗原则是停食或停用造成高渗的食物或药物.分泌性腹泻易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丢失,除消除病因,还应积极由口服和静脉补充盐类和葡萄糖溶液,纠正脱水.胆盐重吸收障碍引起的结肠腹泻可用消胆胺吸附胆汁酸而止泻.治疗胆汁酸缺乏所致的脂肪泻,可用中链脂肪代替日常食用的长链脂肪,因前者不需经结合胆盐水解和微胶粒形成等过程而直接经门静脉系统吸收. (二)对症治疗选择药物时,应避免成瘾性药物,必要时也只能短暂使用.病因治疗是主要的,凡病因不明者,尽管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已有好转,绝不可放松或取消应有的检查步骤,对尚未排除恶性疾病的病例尤其如此. 1.止泻药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铋,氢氧化铝凝胶等,日服3~4次.药效较强的复方樟脑酊(3~5ml)和可待因(0.03g),每日2~3次.因久用可成瘾,故只短期适用于腹泻过频的病倒.复方苯乙哌酊(每片含苯乙哌啶2.5mg和阿托品0.025mg),每次1~2片,2~4/d,此药有加强中枢抑制的作用,不宜与巴比妥类,阿片类药物合用.氯苯哌酰胺(咯派丁胺,loperamide)的药效较复方苯乙哌啶更强且持久,不含阿托品,较少中枢反应.初服4mg,以后调整剂量至大便次数减至1~2次/d,日量不宜超过8mg.培菲康可调节肠道功能. 2.解痉止痛剂可选用阿托品,普鲁本辛,山莨菪碱,普鲁卡因等药. 3.镇静药可选用安定,利眠宁,苯巴比妥类药物. 4.调节肠道植物神经紊乱药可选解郁抗虑胶囊等药物. (三)考虑到吃西药副作用很大,可以考虑服用“永仓诃苓止泻胶囊”进行治疗.优点是中药制剂没有毒副作用,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缺点是服用时间比较长一般的患者都需要按疗程进行服用. (四)蒙脱石散 抗生素,微生态,中成药等方法的治疗都会或多或少的具有毒性,可能伤害到肠道内的健康菌群.而新型治疗药物蒙脱石散,可以利用蒙脱石的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一直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覆盖能力,并通过与粘液糖蛋白相互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并且药物成分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连同所固定的供给因子随消化道自身蠕动排出体外.不改变正常的肠蠕动.可选择药物:司迈特蒙脱石散(3g成人儿童装,1g婴幼儿装).
2024-10-20 19:5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良,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较少,活力较低,对食物的耐受力差不能适应食物质,量的较大变化,因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消化道负担较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于发生消化功能紊乱.胃内酸度比成人低,抗菌能力差,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均较低,易患肠道感染. 小儿腹泻可由非感染和感染性原因引起. (1)非感染性原因有:生理性腹泻,母乳的营养成分超过小儿的生理需要量和消化功能的限度时,便会使小儿发生腹泻;喂食不当可引起腹泻,多为人工喂养儿,由于喂养不定时,量过多或过少或食物成分不适宜,如过早喂食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断奶;个别小儿对牛奶或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缺乏),喂食后可发生腹泻;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由于口渴吃奶过多,增加消化道负担,均易诱发腹泻. (2)感染性原因:分为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 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病毒感染为: ①人类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 ②诺沃克病毒:多侵犯儿童及成人,与婴幼儿腹泻的关系不密切. 细菌感染: 主要为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引起的感染. 病原微生物随污染的饮食或水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 另外,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或急性传染病时,由于发热及病原体的毒素作用使消化道功能紊乱,可伴有腹泻.有时,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可同时感染肠道(主要是病毒).小儿腹泻用药一:丁桂儿脐贴,功能主治:健脾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用法用量:外用.贴于脐部,一次1贴,24小时换药一次. 小儿腹泻用药二: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功能主治:疾病,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导致的儿童及婴幼儿抵抗力下降;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营养消化吸收差;腹泻,腹痛,腹胀,便秘;饮食不当;水土不适.用法用量:每日一至二次,每次一包;取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加入到适量温水或牛奶(37℃以下)中冲服. 小儿腹泻用药三:小儿功劳止泻颗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五周岁以下一次2.5克,五周以上一次5克,一日3次. 小儿腹泻用药四:健儿止泻颗粒,功能主治:固脾止泻.用法用量:开水冲服,周岁以内一次6克,一至五岁一次6-12克,五岁以上一次12-18克,一日3次. 以上药物主要是对小儿肠粘膜要加以保护,腹泻极其严重时,可以服用一些止泻的药物,如黄连素,庆大霉素糖浆.1,注意饮食卫生:加强卫生宣教,对水源和食品卫生严格管理.食品应新鲜,清洁,凡变质的食物均不可喂养小儿,食具也必须注意消毒.2,增强体质: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3,避免不良刺激:小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4,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泻易引起流行,对新生儿,托幼机构及医院应注意消毒隔离.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隔离治疗,烘便应做消毒处理.5,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耐药菌繁殖引起肠炎.
2024-10-20 19:51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泻的原发疾病或病因诊断主要须从病史,症状,体征,常规化验特别是粪便检验中获得依据.许多病例通过仔细分析病史和上述检查的初步结果,往往可以得出正确诊断. 若诊断仍不清楚,可进一步作X线钡灌肠和钡餐检查,和(或)直,结肠镜检查.如仍无明确结论,则须根据不同情况选用超声,CT,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等影象诊断方法以检查胆,胰疾病,或进行小肠吸收功能试验,呼气试验,小肠粘膜活检以检查小肠吸收不良. 高度怀疑肠结核,肠阿米巴病等有特效治疗的疾病,经过努力都不能确诊时,可在一定限期内进行治疗试验.腹泻是症状,根本治疗要针对病因.认识腹泻的发病机理有助于掌握治疗原则. (一)病因治疗不言而喻,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必需抗感染治疗,以针对病原体的抗菌治疗最为理想.复方新诺明,氟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氟哌酸(环丙沙星),氟嗪酸(氧氟沙星)对菌痢,沙门菌或产毒性大肠杆菌,螺杆菌感染有效,甲硝唑对溶组织阿米巴,梨形鞭毛虫感染有效,因此,这数种药物常用于急性感染性腹泻,包括预防和治疗所谓旅行者腹泻.治疗乳糖不耐受症和麦胶性乳糜泻所致的腹泻在饮食中分别剔除乳糖或麦胶类成发.高渗性腹泻的的治疗原则是停食或停用造成高渗的食物或药物.分泌性腹泻易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丢失,除消除病因,还应积极由口服和静脉补充盐类和葡萄糖溶液,纠正脱水.胆盐重吸收障碍引起的结肠腹泻可用消胆胺吸附胆汁酸而止泻.治疗胆汁酸缺乏所致的脂肪泻,可用中链脂肪代替日常食用的长链脂肪,因前者不需经结合胆盐水解和微胶粒形成等过程而直接经门静脉系统吸收. (二)对症治疗选择药物时,应避免成瘾性药物,必要时也只能短暂使用.病因治疗是主要的,凡病因不明者,尽管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已有好转,绝不可放松或取消应有的检查步骤,对尚未排除恶性疾病的病例尤其如此. 1.止泻药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铋,氢氧化铝凝胶等,日服3~4次.药效较强的复方樟脑酊(3~5ml)和可待因(0.03g),每日2~3次.因久用可成瘾,故只短期适用于腹泻过频的病倒.复方苯乙哌酊(每片含苯乙哌啶2.5mg和阿托品0.025mg),每次1~2片,2~4/d,此药有加强中枢抑制的作用,不宜与巴比妥类,阿片类药物合用.氯苯哌酰胺(咯派丁胺,loperamide)的药效较复方苯乙哌啶更强且持久,不含阿托品,较少中枢反应.初服4mg,以后调整剂量至大便次数减至1~2次/d,日量不宜超过8mg.培菲康可调节肠道功能. 2.解痉止痛剂可选用阿托品,普鲁本辛,山莨菪碱,普鲁卡因等药. 3.镇静药可选用安定,利眠宁,苯巴比妥类药物. 4.调节肠道植物神经紊乱药可选解郁抗虑胶囊等药物. (三)考虑到吃西药副作用很大,可以考虑服用“永仓诃苓止泻胶囊”进行治疗.优点是中药制剂没有毒副作用,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缺点是服用时间比较长一般的患者都需要按疗程进行服用. (四)蒙脱石散 抗生素,微生态,中成药等方法的治疗都会或多或少的具有毒性,可能伤害到肠道内的健康菌群.而新型治疗药物蒙脱石散,可以利用蒙脱石的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一直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覆盖能力,并通过与粘液糖蛋白相互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并且药物成分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连同所固定的供给因子随消化道自身蠕动排出体外.不改变正常的肠蠕动.可选择药物:司迈特蒙脱石散(3g成人儿童装,1g婴幼儿装). 根治方法 目前因为此病为细菌或传染,或行为习惯不良引起的,一旦小时候就获得的话,将终身伴有此病,但是不是就说没有办法将这种病彻底根治呢?不是的,而是说这种病很容易“复发”,复发有许多因素,比如有的人结肠炎吃不了大鱼大肉,有的人吃不了太辛辣,有的人受不了因为上班时间关系一会吃饱一会暴饮暴食,有的人受不了不运动……总之多方面的原因,其中腹泻发作最明显的要属“不运动”吃的东西再好,生活再规律,可是听说你天天在电脑面前或是天天坐啊玩,就是没有运动过,这样的人胃液得不到血液的供应而导致消化能力减退,从而引发结肠炎,胃炎,菌利,或是腹泻等……所以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好的治疗方法只有一种就是“针灸”,通过增强大肠经小肠经的免疫能力后,通常是两星期就可以治好,甚至有人得了结肠病快癌变或是胃炎快癌变的,都可以通过针灸来治好,这已经得到世界各国认同,因为西医的现代科学是救急性病或是以杀病毒为主的医学模式,使之到目前只是有精确的检查和判断能力,说症状说的头头是道,可是治起来总是让人复发也没有办法.需要指出的是,针灸虽然可以将腹泻治好,提高肠胃消化功能和免疫能力,但如果还是暴饮暴食,大鱼大肉,或是不运动,或是吃太多辛辣食物,或是饮食生活不规律,均可导致再次发作,说明该病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三种腹泻不用吃抗生素 1.病毒性腹泻:这种腹泻都属于自现性的,抗菌素不起作用,多吃也没有用.但是极易由于上吐下泻造成脱水,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本身再有一些基础病就容易引发其他病变,如心功能不全等.如果年轻人出现呕吐,腹泻的情况,可以在家喝些加糖,加盐的水,还可以吃一些收敛药物,比如肠乐,整肠生,金双岐等生物制剂. 2.旅行者腹泻:在卫生条件不好的地方饮食卫生得不到保障,这种情况下传播的腹泻也没有必要用抗生素,因为这种腹泻很快就能自愈,只要身体别脱水,适当吃些收敛的药,有的人抵抗力好,甚至不用吃药,几天内就会康复. 3.秋季食物中毒造成的腹泻:这类腹泻也好判断,通常都是群体发病,这种腹泻同样没有必要一定使用抗生素,除了细菌性感染的腹泻,只要水电解质平衡没有出现异常,都不用吃抗生素,可以多喝水,补充电解质并避免乳制品及固体食物,旅行时避免未煮熟的蔬菜,肉类,海鲜及不洁的饮料,多喝可乐,柳橙汁等酸性饮料,有助于抵制大肠杆菌的数量.
2024-10-20 2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