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国文 主任医师
九江泌尿科医院
骨科
-
你好,腰椎滑脱是一种骨科疾病,应该看骨科,腰椎滑脱患者多数通过保守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防止腰腿受凉,过度劳累。 2、站或坐姿势要正确。 3、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2016-07-19 14:1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徐卫东 主任医师
九江泌尿科医院
骨科
-
您好,腰椎滑脱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造成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受累、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的疾病,它属于外伤骨科类型。
2016-07-27 09:5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齐进如 主任医师
北京前海股骨头医院
股骨头坏死科
-
你好,腰椎滑脱要看骨科。腰椎滑脱首先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看看是否滑脱伴有椎弓峡部崩裂?椎弓是否形变?骨质是否分离?并不是每一个椎弓峡部崩裂和脊柱滑脱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大部分可以通过保守治疗使症状缓解。一般情况下,椎弓峡部裂引起的腰椎滑脱的一度和二度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而严重腰椎滑脱,三度以上滑脱者采取手术治疗。一般手术后两到三个月可以恢复,可是不可以做重体力劳动或运动,要戴大概半年腰围,特别不能做反复屈伸腰部的动作,不要坐太低太软的凳子。 如果有检查结果或片子可以点击右上角在线咨询与我联系,给你更多建议。
2016-09-21 15:1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德广 副主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骨科
骨科
-
腰椎滑脱应该到正规医院骨科治疗。除了做核磁外,常规还应该做腰椎正侧位x片和腰椎动力位x片,主要是帮助看腰椎滑脱的程度,有助于指导治疗。祝您健康
2016-09-26 12:00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德广 副主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骨科
骨科
-
您好, 腰椎间盘突出一般的症状就是腰痛,但是这还不是唯一的症状,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过程中,它会压迫其它的神经,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压迫神经一侧或双侧髖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放射性疼痛,小腿发胀,咳嗽,喷嚏时加重。 得了腰间盘突出重则腰椎侧歪,不能直腰,甚至瘫痪。急性期过后疼痛区域转变为麻木,个别患者肌肉萎缩。吃药打针消除不了炎症,会伤及肠胃;针灸、按摩、牵引只能缓解一下暂时的疼痛,当受凉,劳累,姿势不正确时就易复发或加重;手术风险大,恢复期长,有并发症,容易复发。 若是轻度的腰间盘突出,可以采用中医穴位外敷法可强筋健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控制阻止骨关节病的发展恶化;根据患者病情较严重,可选择:美国水刀疗法、针刀松解术、神经根管松解术、“髓核还纳疗法”等等;结合药物治疗和保守治疗,达到恢复或消除椎间盘的目的。直接针对病变部位,具有针对性治疗,以减轻椎间盘压力,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避免久站久坐,宜选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弯曲,也可以选用倒走这个好方法。 腰间盘突出症可大可小,在年轻的时候,还可以自己恢复,但是到了一定的岁数,就没那么容易恢复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所以中年人一定不要忽视,得了腰间盘突出,就要注意自己平时的习惯了,要卧硬板床,口服抗炎镇痛药治疗。注意腰部休息,避久坐、避免弯腰、避免过度劳累, 加强锻炼,减小发病回数。逐步好转。
2016-12-01 16:30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腰椎滑脱可以挂骨科,腰椎滑脱症的治疗用药,并不是每一个腰椎峡部裂或脊椎滑脱患者都需要治疗,有相当一部分峡部崩裂及Ⅰ度腰椎滑脱患者并无症状,不需要治疗。对Ⅰ°以内的滑脱大多数情况下非手术治疗是有效的,包括非甾类消炎止痛药、短期卧床休息,避免搬重物及剧烈活动、佩戴支具、腰背肌及腹肌锻炼。经过6-8周治疗,症状可得到改善,对发育末成熟的青少年尤其适合。对腰痛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为青年及中年均可行手术治疗,伴有椎间盘突出者,同时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1)峡部崩裂的手术治疗 峡部不连局部植骨术:对腰椎峡部不连患者,施行峡部不连处局部植骨,即切除峡部不连处纤维骨痂后,做病椎的横突跨过峡部裂隙至椎板的植骨术,不融合关节。也可采用螺钉内固定相结合固定。(2)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 手术包括:①对马尾或神经根压迫的解除,应探查峡部纤维骨痂增生有无压迫或切除椎弓彻底减压;②滑脱复位,切除其下椎间盘使复位更容易;③融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或横突间(后侧方)植骨融合。
2016-02-02 1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