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我家外公96岁了,如果不是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准确诊断、及时手术,可能外公现在已经不在了。”96岁朱爷爷的孙女把一封感谢信送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感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团队对朱爷爷的“救命之恩”。
11月13日,朱爷爷在家里晕倒了4次。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后,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面对高龄手术的风险,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周淑娴教授和麦憬霆副教授为朱爷爷植入双腔起搏器。术后朱爷爷康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凶险的心脏停搏,反复晕厥的“元凶”
据朱爷爷家人回忆,11月13日一天内,朱爷爷在家里就晕倒了4次。晕倒前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还差点跌伤,把一家子人都吓坏了。家人赶紧联系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张玉玲教授,张玉玲教授初步判断有可能是心脏原因引起的晕厥,情况危急,将朱伯伯收入心脏监护病房。
果然不出所料,在病房进行心脏监护期间,朱爷爷又出现了一过性的意识丧失,随着警报声响起,心电监护上出现了整整一个屏幕的心跳停搏,持续有6秒多。显然,这就是朱爷爷反复晕厥的“元凶”。
针对严重心动过缓、心脏长时间停搏,植入心脏起搏器是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然而,对于96岁高龄、低体重(40公斤)、合并肺气肿、肾功能不全的朱爷爷来说,手术具有较高的风险,这让朱爷爷家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高龄手术风险大,多学科团队保驾护航
针对这样的困境,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讨论,从术前准备、麻醉、血管穿刺、起搏器囊袋制作、电极置入、术后管理等每一个细节,均制备了完善的方案,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11月18日上午,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周淑娴教授和麦憬霆副教授按照术前计划步步为营,为老人家植入双腔起搏器,手术过程十分顺利。
回到病房后,在护理团队悉心照料下,朱爷爷在当天就开始进食了,伤口也没有出血红肿。别看朱爷爷年纪大,身板又瘦小,但术后恢复还不错,很快就恢复精气神,术后第三天就撤除监护,慢慢下床活动。11月24号,术后第6天,朱爷爷身体状况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出院前对心血管内科团队表达了感激之情。
“如果不是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诊断及时,耐心给我们详细分析病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我们真的不敢给外公做手术……”朱爷爷的孙女说道,周淑娴教授、麦憬霆副教授都很有责任心,术后回访耐心、细致。如今朱爷爷恢复往日的活力,家人也终于放下了心。
朱爷爷术后与麦憬霆副教授合影
(责任编辑:王云彤 通讯员:张阳、黄睿、麦憬霆)
文章关键词:
根据省卫生健康委的统一安排,6月21日早上,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再次派出由260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队,分别从大德……详细>>
11月11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托管五华县人民医院签约仪式在五华县政党综合大楼举行。梅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黄伟华,梅州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林雨……详细>>
8月20日上午,作为南国书香节的系列活动之一,《致中和——读懂广东省中医院的第一本书》新书分享会在广州市楠枫书院举行。在本次活动,国医大……详细>>
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中约有80%的信息都是通过眼睛来获取的,而作为一个体表器官,它也是全身唯一可以直接观察到神经组织和动静……详细>>
2021年12月12日-15日,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干细胞生物学分会主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