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妇产 > 妇科疾病 > 子宫疾病 > 子宫内膜癌 > 正文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2016-11-28 10:00:37      

发病原因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不十分清楚,多数作者认为内膜癌有两种类型,可能有两种发病机制,一类较年轻些,在无孕酮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性改变,最后导致癌变,但肿瘤分化较好;另一类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与基因变异有关,多见于绝经后老年,体型瘦,雌激素水平不高,在癌灶周围可以是萎缩的子宫内膜,肿瘤恶性度高,分化差,预后不良。

前一类占子宫内膜癌的大多数,长期的无孕酮拮抗的雌激素刺激可能是主要发病因素,许多年前,人们就知道,给实验动物雌激素,观察到子宫内膜细胞有丝分裂增多,可引起子宫内膜由增生过长到内膜癌的演变,而给予孕激素则可减少内膜细胞的有丝分裂,长期持续的雌激素刺激 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长期持续刺激,又无孕激素拮抗,可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症,也可癌变,体制因素 内膜癌易发生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绝经的妇女,遗传因素 约20%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目前,对子宫内膜癌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根据临床资料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机制可分为两类:雌激素依赖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以下高危因素:

1。无排卵 如伴有无排卵型或黄体功能不良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者,长期月经紊乱,使子宫内膜持续受雌激素刺激,无孕酮对抗或孕酮不足,子宫内膜缺少周期性改变,而长期处于增生状态。

2。不育 不育,尤其是卵巢不排卵引起的不育,患内膜癌的危险性明显升高,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约15%~20%的患者有不育史,这些患者因不排卵或少排卵,导致孕酮缺乏或不足,使子宫内膜受到雌激素持续性刺激,妊娠期间胎盘产生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发生相应的妊娠期改变;哺乳期,由于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使卵巢功能暂时处于抑制状态,使子宫内膜免于受雌激素刺激,而不孕者,尤其是因无排卵引起的不孕,使子宫内膜长期处于增生状态。

3。肥胖 肥胖,尤其是绝经后的肥胖,明显地增加了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而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可在脂肪组织内经芳香化酶作用转化为雌酮,脂肪组织越多,转化能力越强,血浆中雌酮水平也越高,雌酮是绝经后妇女身体中主要的雌激素,子宫内膜是雌激素的靶器官,子宫内膜长期受到无孕激素拮抗的雌酮的影响,可导致内膜由增生到癌变,某些基础研究也指出,如增加了雄烯二酮到雌酮的转换,也就增加了内膜由增生到癌变的发生率,有人统计,按标准体重,超重9~23kg,患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了3倍,如超重>23kg,则危险性增加10倍。

一般将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于1970~1991年共收治以手术为主要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3例,其中20%伴肥胖,44.4%患高血压,11.1%患糖尿病,其实,高血压与糖尿病与子宫内膜癌并无直接关系,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可能都是因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失调或代谢异常所造成的后果,同时,垂体促性腺功能也可能不正常,造成无排卵,无孕激素分泌,使子宫内膜长期受到雌激素的持续刺激,有人认为,绝经前的肥胖,尤其从年轻时就肥胖者也是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因为肥胖者常伴有相对的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同时伴有月经不调甚至闭经。

4。晚绝经 据有关报道,绝经年龄>52岁者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是45岁以前绝经者的1.5~2.5倍,晚绝经者后几年并无排卵,只是延长了雌激素作用时间。

初潮晚(初潮延迟)对子宫内膜癌是个保护作用,尤其对绝经前的妇女,初潮晚可使内膜癌的危险性减少50%,初潮延迟可以减少雌激素对子宫内膜持续性的刺激作用。

5。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在40岁以下的内膜癌的患者中,大约19%~25%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卵巢滤泡持续时间长,但不能成熟而达到排卵,使子宫内膜处于持续的雌激素刺激之下,缺乏孕酮的调节和周期性内膜脱落,导致内膜发生增生改变,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也增高,比一般人约增高3~4倍,而雄激素可转化为雌酮,导致内膜增生或增殖症,进而可发生不典型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孩,以后发生内膜癌的可能性是正常月经同龄女孩的4倍。

6。卵巢肿瘤 产生雌激素的卵巢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约25%的纯泡膜细胞瘤并发子宫内膜癌。

7。外源性雌激素 许多研究指出了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和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者患内膜癌的机会是不用替代治疗的3~4倍,危险性大小与雌激素剂量,特别是用药时间有关,用较高剂量雌激素大于10年者,患内膜癌的机会较不用者提高了10倍,在无孕酮拮抗或孕酮量不足时,雌激素长期替代治疗会导致内膜增生,甚至癌变,在长期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性腺功能不全或Turner综合征的年轻患者就有内膜癌的报道,近年来,在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时,每个周期均加用至少10天孕激素,则又中和了雌激素长期应用的致癌作用,使其安全性明显增加,因此,雌激素加孕激素的(结合雌激素)的替代治疗,如果孕激素的保护作用足够的话,即使长期应用也是安全的,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即使是结合雌激素,如长期应用,对子宫内膜仍有不良影响,并建议对长期应用替代治疗者,应密切追踪子宫内膜的情况,必要时行内膜活检。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原因是什么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女性人群当中发生的癌症,近年来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了,同时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发生,尤其是对女性生理和生育能力的影响,积极的……详细>>

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原因是什么

体质因素:内膜癌易发生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未婚、少产的妇女,这些因素是内膜癌高危因素。详细>>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不十分清楚,多数作者认为内膜癌有两种类型,可能有两种发病机制,一类较年轻些,在无孕酮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详细>>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介绍

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绝大多数为腺癌。为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子宫内膜癌远低于子宫颈癌,但在一些西方发……详细>>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

子宫内膜癌的真正发病原因迄今不明,但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却长期被人们注意。其危险因素有:一、肥胖 脂肪过多将增加雌激素的储存,以及增加血浆中……详细>>

  • 陈艳

  • 朱南孙

  • 曹树军

  • 吴瑞瑾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