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据统计,我国与印度是亚洲地区炎症性肠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可能与环境、免疫、基因等相关,且患者多为青壮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王新颖主任医师表示,炎症性肠病的高发年龄在高发年龄在18岁-35岁,青少年发病与成人有所不同,更需要特别关注。
王新颖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青少年患者更需关注心理因素
“青少年与成人发病特点有两点不同,需要特别关注”,王新颖教授说到。一是心理因素要更加关注。青少年心理尚未成熟,对疾病难于接受,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异常比如焦虑抑郁等,因此,我们要格外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炎症性肠病会影响青少年成长发育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生长发育问题。因为青少年往往处在一个生长发育阶段或求学阶段,如果不及时处理,患者往往会停止生长发育,患者在在求学阶段精神压力会加大,这也是疾病不容易控制的一个诱发因素。因此,在青少年患者的治疗上,更讲究要强化治疗。
专家简介:
王新颖,女,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现任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协作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IBD学组副组长,中国IBD青年学者CLUB委员。
主要从事肠道疑难溃疡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白塞病、大肠癌、淋巴瘤、缺血性肠炎以及不明原因的肠道溃疡性疾病),消化系统肿瘤及炎症相关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明专利1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30篇。主编专著2部,《小肠常见疾病胶囊内镜诊断学》和《大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后者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大肠癌筛查的学术论著。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黄宏波 )
由于病变程度不同.症状和体征等临床表现也有很大差异。详细>>
宝宝逐渐长大,接触到的食谱也越来越多样化,有时难免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为了让孩子吃得健康,有些难以消化的食物就尽量不要让孩子吃。……详细>>
有下列几种症状中的三种,应考虑是否患上了急性胰腺炎:详细>>
得了胃炎,生活工作都被影响到了,胃炎怎么办?俗话说的话,好胃还是要靠好习惯养出来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胃炎病人需培养的饮食习惯。详细>>
反流性食管炎在发病过程中,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慢性炎症,以后者为最多见,病理变化轻重不一,主要病变部位发生在食管卜端。肉眼观察所见为食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