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输液的危害,每一个家长都该心疼孩子!
打针输液存在感染风险、产生耐药性、损伤血管、增加心脏负担、引起不良反应等危害。
1. 感染风险:打针输液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如注射部位消毒不彻底、输液器具未严格灭菌等,可能会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引发局部感染,如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化脓等,严重时还可能引起全身感染,如败血症等。例如,在一些不正规的医疗机构,由于消毒措施不到位,容易导致患者感染。
2. 产生耐药性:频繁打针输液会使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不断接触药物,从而逐渐产生耐药性。以常见的抗生素为例,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等,如果长期或不合理使用,病原体可能会对这些药物产生抵抗,使得以后再使用相同或类似药物时治疗效果降低,甚至无效。这会增加治疗难度,延长病程。
3. 损伤血管:打针输液时,针头会直接刺破血管,多次穿刺可能导致血管壁受损,引起血管炎。表现为局部血管红肿、疼痛,严重时血管会变硬、变细,影响血液循环。尤其是长期输液的患者,血管损伤更为明显,可能会影响后续的输液治疗。
4. 增加心脏负担:输液时,大量的液体快速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会使血容量在短时间内增加。对于心脏功能较弱的孩子来说,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特别是输入过多、过快的液体时,这种风险会更高。
5. 引起不良反应:药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打针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更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会危及生命。此外,还可能出现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症状。
打针输液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治疗手段,但也存在诸多危害。家长应充分了解这些危害,在孩子生病时,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尽量选择更安全的治疗方式。如果需要打针输液,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吃豆角回奶生病情况差异的原因在哪
2025-05-06怀孕遇上脾虚肾虚,哪些中成药能帮忙?
2025-05-06和经期不适说再见,羊肉来帮忙!
2025-05-06从基因角度看孕酮低身体有哪些反应
2025-05-06孕妇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如何保障母婴
2025-05-06孕产妈妈遭遇子宫寒冷该怎么办
2025-05-06摆脱分泌物腥臭味,心理调节为何重要
2025-05-06月经期间喝白酒,情绪会有啥变化
2025-05-06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别忽视!新生儿体温37.1度背后的病因大揭秘
2025-05-08别忽视!两个月大宝宝喝奶量不对危害大
2025-05-07震惊!婴儿肺炎竟有这些隐匿症状,别再忽视了
2025-05-07还在愁6个月宝宝拉肚子吃什么 专家来支招!
2025-05-07儿童阴部外面痒,家长千万别忽视!
2025-05-07别让20天新生儿胀气影响宝宝睡眠,这样做就对了
2025-05-07宝宝便秘的根源找到了,这4款奶粉来救场
2025-05-07三岁小孩健康大数据:揭示成长的秘密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