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徐浩 副主任医师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肝胆外科
-
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内镜、手术等。常见有药物治疗、内镜下套扎、硬化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
2018-11-24 16:17
1.药物治疗:口服普萘洛尔、卡维地洛等,降低门静脉压力。但需遵医嘱。
2.内镜下套扎:通过套扎曲张静脉,使其缺血坏死脱落。
3.硬化治疗:向曲张静脉内注射硬化剂,使其闭塞。
4.介入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降低门静脉压力。
5.手术治疗:门体分流术或断流术,各有利弊。
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从西医学的角度来讲,胆汁性肝硬化会出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脾亢的问题,为了防止出血等等并发症要做手术。建议你首先从饮食调整,千万不能吃硬的东西和刺激性的东西。可服用中药软肝缩脾,提高血小板,防止出血。如果出血,立即送当即医院止血。建议你最好去专科医院由专家指导用药。
2016-03-21 20:4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胆汁性肝硬化? 胆汁性肝硬化是指由于肝内、肝外胆管疾病导致长期胆汁淤积而致之肝硬化。一般分为肝内胆汁淤积性和肝外胆管梗阻性肝硬化两种类型,前者多为肝内细小胆管疾病引起的胆汁淤积,其中与自身免疫有关者,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后者多继发于肝外胆管梗阻,称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胆汁性肝硬化的一种较少见类型,其病变主要为肝内细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起病隐匿,进展缓慢,长期持续的胆汁淤积,最终演变为肝硬化。女性患者约占80%~90%,多为中年以上妇女,一般认为与自体免疫有关。本病属中医学“黄疸”、“积聚”、“鼓胀”等病范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