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治疗目的是解除关节疼痛,防止关节破坏,保留和改善关节功能.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具体方法有:一,理疗:局部热疗,热水浴,温泉浴,蒸气疗法及石蜡疗法等均可使疼痛减轻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适.急性渗出性病变可用冷敷来减轻疼痛.红外线,超短波或短波透热疗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循环,促使炎症及肿胀消退,疼痛减轻,并以增强药物对局部的作用.二,药物治疗:(一)水杨酸盐:阿斯匹林仍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二)消炎痛:非类固醇抗炎药,效果较好,其镇痛,退热及抗炎作用都较强.(三)异丁苯丙本酸:抗炎,镇痛及退热作用均较阿斯匹林强10倍以上,副作用较阿斯匹林小.(四)皮质激素:对急性炎症有显著疗效,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多,停药后极易复发.(五)青霉胺:应用青霉胺治疗,除使关节症状缓解外,可使血沉及C反应蛋白降低,类风湿因子转为阴性.(六)疏甲丙脯酸.(七)雷公藤:具有消炎,抗菌,调节免疫,活血化瘀,杀虫等作用.(八)金制剂:可能干扰细胞的生化反应.对关节疼痛及晨僵有明显疗效,也能使血沉及C反应蛋白好转,有效率可达70-90%.(九)免疫抑制剂:对本病有一定疗效,常用者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十)免疫增强剂:胸腺素.(十一)手术治疗.治疗风湿病民间有很多偏方,有时候治起来还真见效.以下几种方法不妨试一试:1.常饮蜂王浆.每天服用5~10ml蜂王浆,连服2~3个月,可使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得到改善.2.常饮鲜牛奶.每天服用鲜牛奶500ml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因为类风湿病在整个病程中,均缺钙,牛奶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富含钙离子.3.生姜加葱敷.取鲜生姜,鲜葱白,按1∶3比例配用,混合捣烂如泥,乘热敷于患处,每48小时更换1次.4.生姜外敷.鲜生姜切片炒热敷于膝上,两个晚上后再将陈小麦打碎,炒热包之.5.苡仁粥.取苡米仁末,用粳米煮粥常食.对急性期风湿热型或湿热型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6.泥炭疗法.将泥土块在火中烧成黑黄色,研成粉末与水调和,涂抹全身或患处,亦可将粉末倒入浴盆浴洗.这种疗法对风湿有显著疗效,在欧洲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中德国就有近百个“沁炭医院”用泥炭疗法治疗风湿病.7.砂浴疗法.在海滨,江河流域或西北沙漠地带,可采用砂浴疗法,即在天气炎热的夏天或三伏天,患者将患肢或全身埋置于烫热的砂中,起热敷作用,亦可通过发汗而祛邪外出.8.日光浴疗法.夏天中午阳光最强时,可将病变部位暴露于日光下,其余部分可用伞遮挡阳光.一般身体上部一次照射20分钟左右,下部一般照射30分钟左右.9.矿泉疗法.矿泉疗法分水浴疗法和饮疗法.水浴疗法即在35℃~39℃之间的矿泉水中进行短时间或长时间浸泡,以达治病目的的方法.饮疗法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矿泉水饮用.适用于各种风湿病.类风湿康复汤杀痹毒消除炎症可显著抑制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炎症渗出减少,水肿消失,快速修复各关节筋膜,滑膜,软骨膜,关节软骨,骨基质等五层组织屏障,起到消炎去肿,散寒止痛;其超微渗透性,能直达病患组织细胞内,深层杀灭痹毒,斩断风湿病痛根源;可迅速消除关节酸痛,麻木,发热等症状.
2016-03-05 08:3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1.中医病名.中医认为:阴阳失调,百病丛生.属痹症一类,指风和湿两种病邪结合所致的病症.弊病的病因很多,但不外乎外因和内因.《素问·痹论》中精辟地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症见头痛﹑发热﹑微汗﹑恶风﹑身重﹑小便不利﹑骨节酸痛﹑不能屈伸等. 在目前治疗风湿病比较常用的是雷公藤,马钱子等中药,,如果是风湿的话一般可以治愈不复发,,但是目前在使用雷公藤等药的时候一定注意,因为个别患者胃不好的话,就要注意用药了,比如说饭后服用啊之类的会对胃伤害减少,或直接采用对胃伤害不严重的药物.药物治疗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如下: (一)非淄体抗炎药此类药物因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产生抗炎止痛作用,对解除疼痛有较好效果,但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临床上常用的有布洛芬,萘普生,双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二)慢作用抗风湿药此类药物多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对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较慢.常用的有金合剂(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 (三)细胞毒药物此类药物通过不同途径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常用的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雷公藤等.它们往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血管炎的二线药物,副作用虽较多且较严重,但对改善这些疾病的愈后有很大的作用.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本类药物是强的抗炎,抗过敏药物,明显地改善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的愈后,但不能根治这些疾病.其众多的副作用随剂量加大及疗程延长而增加,故在应用时要衡量它的疗效和副作用而慎重选用.
2016-03-05 02:1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