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怀孕及用药相关问题咨询
精神病患者能怀孕吗?在头两个月不知道怀孕的情况下还口服精神类药物,是否对对胎儿有影响?如果要孩子的话是不是必须停药,停药后患者精神状态不佳应该怎么办?请医生帮忙回答一下,非常感谢!患者年龄:26目前一般情况:不好,因为怀孕有点病态发作的情况!病史:10年精神疾病史以往诊断治疗经过及效果:治疗过已逐步趋于稳定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精神病患者怀孕及用药是一个复杂的情况,涉及胎儿健康、患者病情、药物影响、停药风险和应对措施等。 1. 胎儿健康:怀孕头两个月服用精神类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致畸、影响神经发育等。常见的受影响药物有氯丙嗪、利培酮、奥氮平等。 2. 患者病情:本身的精神疾病可能因怀孕激素变化而波动,增加病情复发风险。 3. 药物影响:不同精神类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不同。例如,一些抗抑郁药相对较安全,而某些抗精神病药风险较高。 4. 停药风险: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患者精神状态急剧恶化,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症状。 5. 应对措施:应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和胎儿情况,权衡利弊。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或采取心理治疗等替代方法。 总之,精神病患者在怀孕及用药问题上,需要多学科医生共同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
2025-02-11 05:1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精神病患者怀孕及用药是一个复杂的情况,涉及胎儿健康、患者病情、药物影响、停药风险和应对措施等。 1. 胎儿健康:怀孕头两个月服用精神类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致畸、影响神经发育等。常见的受影响药物有氯丙嗪、利培酮、奥氮平等。 2. 患者病情:本身的精神疾病可能因怀孕激素变化而波动,增加病情复发风险。 3. 药物影响:不同精神类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不同。例如,一些抗抑郁药相对较安全,而某些抗精神病药风险较高。 4. 停药风险: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患者精神状态急剧恶化,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症状。 5. 应对措施:应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和胎儿情况,权衡利弊。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或采取心理治疗等替代方法。 总之,精神病患者在怀孕及用药问题上,需要多学科医生共同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
2025-02-11 00:5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不是先天性的可以怀孕啊.没有问题的
2016-03-05 00:1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你好!精神分裂症是大脑功能紊乱所致,突出表现为精神活动的异常,目前国内外抗精神类西医西药以镇静、安眠之作用来实现对异常症状的控制,在治疗中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由于依赖性强,一旦药量不足或停药就会复发,需要终身服用,同时副作用大,它对大脑及心、肝、肾功能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在服用期间最好是不要要小孩,它对胎儿的发育及智力方面影响较大,在已有布-依中草药能够根治该症的今天,我们建议介入它的治疗,也就是将病彻底治好之后再要小孩,这对大人和小孩者有益处。布-依中草药经多年的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它是一个抗精神类广谱药,对阴性或阳性症状的患者均有同样之效果,疗效确切,没有副作用,没有依赖性,被治愈的患者可恢复到健康的从前。并对从来没有服用过抗精神类药及其镇静安眠类西药的患者见效快,快的一周就可以治好,对服用抗精神类西药量少及对原服用西药依赖性和抗药性较小的患者见效也是比较快的.对病程长服用西药量大、种类较多的患者见效相对要慢一些,治疗时间也就相对要长一些,原因是受依赖和抗药性的影响,对类似患者的治疗,其原服用的西药只能是慢慢地分期分批地减掉,不然就会出现反弹,慢慢地减掉西药是为了让患者平稳过渡,以便配合治疗,大大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及护理的工作量。详情可通过联系作进一步了解。
2016-03-04 23:5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建议停药半年以后再考虑要小孩。建议最好采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涤痰、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服用中药治疗逐渐减掉西药。中药副作用小、标本兼治。中药没有依赖性,而且可以对抗西药的副作用,调理长期服用西药后的身体状况,调理脏腑机能,固本培元,达到治愈的目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就是没有治疗心理因素,只有去除心理因素,才能达到根治。如果需要帮助可以与我联系或进入我的科室,祝早日康复。
2016-03-04 1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