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治疗途径及是否遗传?
1治疗的途径?2青光眼有遗传吗?无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无目前一般情况:无病史:无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无辅助检查:无其它:无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会损害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其治疗途径多样,且具有一定遗传性。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1. 治疗途径: 药物治疗:常用的有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噻吗洛尔滴眼液、布林佐胺滴眼液等,可降低眼压。 激光治疗:如氩激光小梁成形术,能改善房水流出。 手术治疗:小梁切除术等,建立新的房水引流通道。 日常护理: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在暗处用眼。 定期复查:监测眼压、视野等变化。 2. 遗传因素: 部分青光眼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 若家族中有青光眼患者,其他成员应定期检查。 遗传并非是绝对的,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发病。 总之,青光眼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并注意日常防护。
2025-02-10 18:2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桂英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
二级乙等
五官科
-
你好,有遗传的。百分之五十以上遗传率。
2016-03-04 09:3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青少年性青光眼是指6岁以后到30岁之前发病的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胚胎期前房角发育异常所引起。属遗传性疾病。男性多于女性。多为双眼发病,单眼发病者约为25—30%。本病发病隐蔽,进展缓慢,其临床表现、发展过程、治疗原则及预后与原发性开角青光眼相似。临床表现1.多无自觉症状。晚期可因视野小而出现行动不便及夜盲等症状;2.眼压高且波动大;3.常伴有近视,且近视进行较快;4.类似原发性开角青光眼的视乳头及视野改变;5.房角开放,个别病例有较多的虹膜突。诊断依据1.眼压高,或昼夜眼压差≥1.07kPa;2.视乳头C/D(垂直)≥0.6或两眼C/D之差>0.2,或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3.青光眼性视野缺损;4.眼压高时房角全部开放。以上第2及第3项有其中一项便可。以下检查对早期诊断可提供参考:1.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早期患者即出现波幅降低;2.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早期患者可出现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3.色觉检查(FM-100色彩分辨力检查):早期患者常有蓝-黄色觉障碍;4.对比敏感度检查(CST):患者对比敏感度阈值升高,敏感度降低;5.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患者视乳头普遍性低荧光或局限性充盈缺损,常见于上下极近边缘处。治疗原则1.先用药物治疗,若药物治疗眼压不能控制或视功能、视神经损害继续恶化者,需采取镭射或手术治疗。2.先用低浓度后高浓度的药液滴眼,滴药次数先少然后酌情增多,保证在24小时内均有药效维持。3.长期应用抗青光眼药物,若出现药效降低时,可改用其他药物或联合用药。4.应用改善血循环及神经营养药物,以帮助保护或改善视功能。用药原则1.早期病例以局部滴降眼压药(1—2种)及辅以一些改善血液回流及神经营养的口服药物。滴眼液的品种、浓度及滴眼次数要根据眼压水平、药物的副作用等决定。2.眼压较高,有视野缺损及视神经损害者,宜联合应用降眼压药及酌情选择改善血液回流及神经营养药物(包括新特药物)。3.联合用药且在最大药量情况下,眼压仍控制不理想或视野缺损、视神经损害增加者,或定期随访有困难者,宜采用手术治疗或镭射小梁形成术。4.目前也有主张对已有肯定的青光眼性视乳头和/或视野变化者,不论其眼压如何,也应考虑及早手术治疗。
2016-03-04 04:0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