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上皮反复脱落的治疗与预防
后一个早晨,也就是两个月前,突然复发,感觉跟之前受伤的时候相似,非常疼痛,眼睛红肿,睁不开眼,并连另外的眼睛也牵连到一睁开就会感觉非常疼痛,随即去了医院,检查结果为“上皮再次脱落,这次除了滴眼液及内服消炎药之外,还用了四天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西林还有一瓶能量药等),恢复过程跟以上相似。受伤五个月,也就是一个月前,第二次复发,再次吊针...治疗方法跟上次相同。吊针四天后,没明显好转。至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医院眼角膜科就诊,检查结果为上皮糜烂,治疗方法为:佩戴纯视治疗片一个星期,贝复舒,新泪然,爱丽,可乐比妥及速高捷。一个星期后复诊,取掉接触镜,上皮已长好。并用以上眼药水巩固治疗。一个月多后一个早晨起床睁开眼时,再次出现之前的状况...于是自己戴了“角膜接触镜”,但感觉依然痛苦,就诊中山医院眼外伤科...结果依然是上皮脱落,开了爱丽,可乐比妥,普南扑灵...接触镜继续保留至今(快一个月),并七天一换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角膜上皮反复脱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其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眼部外伤、感染、营养不良、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佩戴接触镜等。 1. 眼部外伤:外伤可能直接损伤角膜上皮,导致其脱落。治疗需促进上皮修复,如使用贝复舒等药物。 2. 感染:细菌、病毒等感染可引发角膜炎症,影响上皮健康。需使用可乐比妥等抗感染药物。 3. 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 A 等营养物质会影响角膜上皮的正常代谢。应补充相应营养。 4.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角膜组织。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进行眼部对症治疗。 5. 长期佩戴隐形眼镜:会对角膜上皮产生摩擦和刺激。应减少佩戴或选择合适的镜片。 角膜上皮反复脱落需要综合治疗和预防,患者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过度用眼,定期复查。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025-01-26 19:2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什么是角膜炎,怎样分类?各种原因导致的角膜炎症反应通称为角膜炎。角膜炎时患者伴有明显的视力减退和较强的刺激症状,眼科检查可见角膜光泽消失、透明度减低、溃疡形成、睫状充血。按解剖层次分深层、浅层。深层角膜炎:炎症病变局限于基质的深部、后弹力层附近者,浅层角膜炎:炎症病变局限于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的浅部,从组织学上讲,炎性病变主要在上皮,有时波及基质浅层。按解剖部位分中央部、周边部。中央部角膜炎:炎症病变位于角膜光学区(中央区4mm)者,多见于病毒性角膜炎、匐行性角膜炎、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周边部角膜炎:炎症病变位于角膜的边缘部者,多见于急性卡他性角膜炎、春季卡他性角膜炎、泡性角膜炎等。按病理变化分急性、亚急性、慢性、化脓性、非化脓性、肉芽肿性。急性角膜炎:起病急骤,症状剧烈,可迅速形成角膜溃疡或穿孔的角膜炎性病变,如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匐行性角膜溃疡、淋菌性角膜炎等。慢性角膜炎:起病隐蔽、症状较轻、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很少引起角膜穿孔的角膜炎性病变,如角膜实质炎、盘状角膜炎、霉菌性角膜炎等。亚急性角膜炎:发病过程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的角膜炎。化脓性角膜炎:指凡引起角膜溃疡伴有脓性分泌物的角膜炎。非化脓性角膜炎:指凡不引起角膜溃疡或有溃疡但无脓性分泌物的角膜炎。按病原分外生性、内生性、混合性。外生性角膜炎:感染性致病因子由外侵入角膜上皮细胞层而发生的炎症。内生性角膜炎:指来自全身的内因性疾患所致的角膜炎症,多为变态反应引起,如泡性角膜炎等。按临床表现分点状、线状、盘状、钱状、树枝状、地图片状。点状角膜炎:在角膜上皮层,出现针头大小的浸润,很快破溃,荧光素可以着色者,多见于病毒感染。线状角膜炎:角膜上皮或上皮下的点状浸润融合扩大成线条状者,或位于角膜后壁的深层条纹状浑浊者。盘状角膜炎:病变位于基质层圆形灰白色直径在4mm以上,但仍保留一圈未被侵犯,边缘清楚。钱状角膜炎:系由多种病毒所致的大小、多少、深浅不一的小圆盘状浸润,形似钱币的角膜炎,在我国多为8型腺病毒感染。树枝状角膜炎、地图状角膜炎:均系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角膜细胞浸润、坏死脱落,以致形成不同形状和深度的溃疡和混浊。按炎症性质分溃疡性、非溃疡性。溃疡性角膜炎:角膜炎症浸润进一步扩大加深,上皮至基质坏死脱落形成创面者。按病因分细菌、病毒、霉菌角膜炎等。细菌性角膜溃疡最常见的致病菌是什么?细菌性角膜溃疡的致病菌中,以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葡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中的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液化性摩拉克菌等最为常见。导致感染的原因常与微小的角膜外伤或剔除异物后污染有密切关系,也和患者免疫力低下有一定关系。肺炎球菌性角膜溃疡又称匐行性角膜溃疡,以农村收割季节为常见,多半是角膜受伤或剔除异物后角膜发生感染的结果。表现为突然发生眼痛及刺激症状,眼球混合性充血,角膜损伤处出现灰白色微隆起的浸润灶,迅速发展成溃疡,表面有灰黄色脓液附着,呈污秽状。溃疡的一侧为致密的黄色浸润,为穿凿状进行缘;另一侧比较清洁,进行缘不断向外扩展,并同时向深层进展。有时溃疡并不明显,在基质内形成黄灰色脓液积聚,称为角膜脓疡。脓疡破溃,角膜穿孔,穿破后多倾向逐渐愈合,形成角膜粘连性白斑。又因细菌毒素侵入前房,引起前房积脓,故又名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感染亦可累及眼内组织,以至毁坏眼球。链球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性角膜溃疡相似,但较少匐行倾向。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主要是通过外伤和污染的眼药水所引起,也可见于戴接触镜者。绿脓杆菌在角膜内繁殖比在培养基内更为活跃,一旦感染,常于24小时或48小时内毁坏整个角膜,大量的黄绿色分泌物或坏死组织为其特点。液化性摩拉克菌性角膜溃疡,这种菌常存在于人的呼吸道,一般致病力不强。此种溃疡多为中央性,形态细小,且进行缓慢,很少发生穿破是其特点,但也会出现前房积脓,但脓液量很少。患者自觉症状较轻。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因、临床表现特征及预防办法是什么?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是由绿脓杆菌所致的一种极其剧烈的急性化脓性角膜溃疡。其最常见的病因是角膜外伤和使用污染的眼药水,也可见于暴露性角膜炎或戴接触镜者。绿脓杆菌存在于土壤及水中,亦可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和健康人的结膜囊内。绿脓杆菌在角膜内繁殖比在培养基内更为活跃,因此当角膜外伤或角膜异物剔除后使用污染的眼药水而招致感染的几率很高。临床上本病来势凶猛,起病急剧,数小时即发病,发病时可见剧烈的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刺激症状,临床表现有四点特征:①发展异常迅速。②主要影响角膜基质,并很快扩大到整个角膜,可在数十小时内穿破角膜,有时早期即在角膜缘内出现灰黄色浸润环,不久角膜全部溃烂。③前房积脓特别多。④绿脓杆菌可产生黄绿色色素,故分泌物带有绿色。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劳动防护,一旦出现眼部外伤,必需立刻去医院,由专业人员处理。同时切忌使用不洁眼药水,因绿脓杆菌可污染并存活于多种眼药水中,如狄奥宁、地卡因、可的松,甚至于磺胺、青霉素、荧光素液内,故在角膜损伤时使用存放数天后的眼药水,特别荧光素液检查是危险的。本病一经诊断,全身和局部应同时使用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或粘菌素抗敌素,常用输液瓶装入庆大霉素点滴冲眼,效果很好。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因特点、临床表现有哪些?真菌性角膜溃疡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顽固的致盲率很高的化脓性角膜炎。近20年来,由于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的广泛应用,真菌性角膜溃疡发病率相对增高,已不再是一种少见病。目前国内资料报告最多的为曲霉菌,其次镰刀菌、念珠菌、酵母菌、头孢霉菌等,患者绝大多数为农民,虽然整年均可发生,但主要集中在农业夏收和秋收季节。最常见的角膜损伤是农作物损伤,也有指甲挖伤,亦可见于其他性质的角膜炎继发真菌感染。有人认为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抗生素眼药水等容易导致真菌感染,近年来因戴角膜接触镜污染发病者亦越来越多,同时全身或局部免疫力低下也是发病的因素之一。
2016-02-25 22:2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好,角膜接触镜仅仅是对角膜上皮的一种机械保护,不能说上皮绝对不会脱落,而早上起床后痛感强烈是因为经过一晚上睡眠眼睑闭合角膜上皮摄氧减少,使角膜上皮缺氧导致的。随着角膜上皮的逐渐愈合这种症状会慢慢减轻最后消失的。眼睑内有滤泡是慢性炎症的表现,上皮反复脱落与眼睛的炎症是有关系的。没有一个稳定的相对安全的眼部环境角膜上皮细胞的生长会受影响,所以,治疗中和痊愈后都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要再有活动性炎症!
2016-02-25 14:0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建议咨询中医大夫,看能否使用中药治疗。
2016-02-25 01:3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