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岁男性彩超显示双房增大等,求解释与治疗
我是男性,54岁,有问题请教各位老师,请不吝赐教。刚刚彩超的结果是:超声描述:1、双房增大,余心腔内径正常范围。2、各室壁厚度及运动正常。3、各瓣膜形态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双房增大升主动脉增宽三尖瓣返流(轻度)以上是报告单的主要内容,我想知道这些术语都是啥意思,提示的是有病,是怎么得的病,怎么治疗,如果就这样,能有啥后果?当时,大夫说的我没听明白,我是外地的,离开医院后,觉得没清楚,在此请教,请告诉我。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双房增大、升主动脉增宽、三尖瓣返流(轻度)等是心脏彩超检查中的一些异常表现。这些情况的出现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心脏本身的病变、心血管疾病、全身性疾病、不良生活方式以及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等。 1. 心脏本身的病变:如心肌病,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导致心房压力增加,出现双房增大。 2.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增加心脏负担,可引起心房增大。冠心病导致心肌缺血,影响心脏功能。 3. 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加快代谢,增加心脏负荷。 4. 不良生活方式: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缺乏运动、肥胖等,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而影响心脏结构。 5. 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会逐渐发生改变,弹性降低。 总之,出现这些异常需要引起重视,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改善生活方式,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2025-01-24 00:3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频繁的早搏,伴有不适的症状,建议积极治疗。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有人问:“早搏”能影响健康吗??前面已经谈过,心脏的跳动是受窦房结指挥的。在正常情况下,窦房结发出的规律性的冲动,经过心脏的传导系统传至心房和心室,从而带动整个心脏的跳动。由于某种原因使心房内或心室内的某一部分心肌的兴奋性过高,或者由于传导系统发生故障,这时就可使正常节律中突然出现提前兴奋与收缩,这种情况就是早搏,又称为过早搏动或期前收缩、期外收缩。根据早搏起源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与室性早搏三种。最多的是室性早搏,其次是房性早搏,最少见的是交界性早搏。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人报告在无症状的正常人群中,连续24小时观察动态心电图,可有50%的人出现早搏;连续48小时观察,则有70%~80%的人出现早搏。? 通常情况下,心脏跳动时,自己是感觉不到的。发生早搏时,由于心室强力收缩,可以感到心脏跳动;再由于早搏后有一段停顿间隙,故又可有心跳停顿的感觉。各人感觉不一致,有的说是心脏荡了一下,有的感觉心脏欲从喉咙里跳出来,有的为明显心慌不适。此外,还可伴有胸闷、恶心、咳嗽、头昏等不适。也有的人甚至发生频繁的早搏,可毫无感觉和症状,仅在医生听诊或心电图检查时才被发现。? 心脏整齐、规则的跳动,主要是搏出血液满足全身组织器官的需要。发生了早搏,尤其是室性早搏,可使心搏出量减少。但是,每分钟少于6次的早搏,对身体健康几乎无影响。偶发房性早搏,所减少的冠状动脉血流量仅为5%,偶发室性早搏减少12%,两者对脑循环均无影响。每分钟多于6次的频发早搏,情况就不一样了,它可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达25%左右,减少脑循环血量8%~12%,减少肾循环血流量8%~10%,这样对健康就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关键在于有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如果有严重的心脏病,那么频发早搏会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或心力衰竭。频发房性早搏常为心脏病人发生心房颤动的信号,频发室性早搏可发展为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而猝死。如果无严重心脏病,即使早搏频发,也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临床上,功能性即生理性早搏甚为常见。正常人在过劳、紧张、激动、焦虑不安时,或在大量吸烟、饮酒、喝咖啡、喝浓茶时均可发生早搏,也可在休息或卧床睡眠时发生;老年人可在便秘后发生。这种功能性早搏在诱发原因去除后即可消失,对发生者作全面深入的检查,也无任何心脏病证据可见。有些健康者出现几个早搏后,思想上十分紧张与恐惧,这样反而促使早搏增多。? 病理性早搏也不少见。它是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或其它病理情况下,如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活动、高血压、低血钾、严重缺氧或某些药物中毒时发生的。 可以说,这种早搏出现是心肌缺血与损伤的一个重要信号。例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病人发生早搏常提示有严重心肌缺血;风心病病人的早搏常提示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人的早搏常与心室肌肥大及劳损有关。? 总的来讲,老人与儿童出现早搏常为器质性的。若早搏时出现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则肯定是器质性的。凡是有气急或心脏扩大等心脏病表现,或者具备冠心病易发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家族史等)的人出现早搏,多为器质性。? 器质性早搏对健康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而合理的
2016-02-23 11:0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引起返流的病因有很多,患者的情况,建议就诊医院检查心电图、测量血压等等,积极查找病因,对症治疗。患者的年龄是很多疾病的危险人群。希望我的回答给您带来帮助,祝您健康快乐。
2016-02-23 11:0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