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成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维生素 D 摄入不足、吸收不良、转化障碍、排出过多以及机体需求增加等。若身体感到不适,务必立刻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勿自行开处方。
2019-03-15 09:01
1.摄入不足:饮食中缺乏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乳制品等。
2.吸收不良:胃肠道疾病影响维生素 D 的吸收,如慢性腹泻、脂肪泻等。
3.转化障碍:肝肾功能异常,导致维生素 D 无法正常转化为活性形式。
4.排出过多: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可促进维生素 D 分解代谢而排出增多。
5.需求增加: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维生素 D 相对不足;孕妇、哺乳期妇女对维生素 D 的需求增加。
总之,多种因素均可导致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抽搐症。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补充钙剂(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等)、维生素 D 制剂(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等),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本病又称婴儿手足搐搦症,多见于1岁内小儿,尤以3-9个月发病率最高,冬春季多见。主要由于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代偿功能不足或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致血中游离钙降低,使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局部或全身肌肉抽搐。
2016-02-16 22:3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晋军 主治医师
山西省柳林县柳林镇卫生院
其他
消化内科
-
本病又称婴儿手足搐搦症多见于1岁内小儿尤以3-9个月发病率最高冬春季多见主要由于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代偿功能不足或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致血中游离钙降低使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局部或全身肌肉抽搐
2016-02-16 18:3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你好,维生素D缺乏是一种小儿常见的疾病。维生素D不足会引起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以致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最终发生骨骼畸形。
2016-02-16 15:5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