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小脑萎缩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症状多样,治疗方法也因病情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共济失调、言语障碍、眼球震颤、肌张力减低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等。 1.症状: 共济失调:表现为站立不稳、行走摇晃、动作笨拙。 言语障碍:说话缓慢、含糊不清,甚至出现吟诗样语言。 眼球震颤:眼球不自主地来回摆动。 肌张力减低:肌肉松弛,力量减弱。 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 2.治疗: 药物治疗:丁螺环酮可改善共济失调症状;胞磷胆碱钠能营养神经;维生素 B 族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但药物使用需遵医嘱。 康复训练:通过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提高运动能力。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戒烟戒酒。 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增强治疗信心。 中医治疗:如针灸、推拿等,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 小脑萎缩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和家属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关注病情变化,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
2025-01-20 00:0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脑萎缩起病较为缓慢,呈进行性加重,多数病人的发病日期难以明确肯定。其临床的表现与脑萎缩发生的部位及程度有关。其中弥漫性大脑皮层萎缩以痴呆、智能减退、记忆障碍、性格改变、行为障碍为主。有的伴有偏瘫和癫痫发作。患者可以试试使用神经组织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这种疗法能够产生各种因子、酶等来再次促进脑神经及细胞的生长发育。
2016-02-16 06:2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治疗指导:小脑萎缩是一种以损害脊髓及小脑为主、慢性、进行性脑部疾病,多为家族遗传。由于病灶范围和发展过程不尽相同,小脑萎缩的临床征群亦有多种类型,其主要症状为走路不稳、动作不灵、握物无力、言语不清,有的患者头晕、头重、头胀、头痛,伴有复视或视物模糊,吞咽发呛,书写颤抖,大小便障碍等.治疗建议:当前治疗小脑萎缩一般采用物理加中医中药的科学方法,通过针对性用药能短时间内修复患者受损脑细胞,疏通脑血管恢复脑部病灶供血供氧,激活受损“休眠”脑组织细胞,促进脑细胞新生,达到逐步恢复的效果。
2016-02-15 2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