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梁亮 副主任医师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常导致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等。肺部炎症和乏力是常见症状,其原因包括骨髓瘤细胞浸润、免疫功能异常、感染等。治疗需综合考虑,包括抗感染、化疗、对症支持等。 1. 疾病原理: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分泌异常免疫球蛋白,破坏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肺部炎症可能因免疫力下降导致细菌、病毒等感染。 2. 感染治疗: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3. 骨髓瘤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等,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 4. 对症支持:乏力可通过补充营养、纠正贫血、改善睡眠等缓解。 5. 免疫调节:使用胸腺肽等增强免疫功能。 6. 定期复查: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骨髓象等,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多发性骨髓瘤伴肺部炎症和乏力需要综合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注意休息和营养,增强信心,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2025-03-31 16:5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的恶性肿瘤,骨髓内有异常浆细胞(或称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引起骨骼破坏,血清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受抑,尿内出现本周蛋白,最后导致贫血和肾功能损害。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血液肿瘤的10%,在美国位于血液肿瘤的第2位。中位发病年龄65岁。目前本病仍然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用标准化疗缓解率为50%一65%,诱导的中位缓解期不超过18个月,临床疾病期平均仅持续3年,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0—36个月。5%的患者能够完全缓解,5%的患者能够生存10一15年。不治疗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近年来,包括沙利度胺、雷利度胺、硼替唑米的新药联合方案及适血干细胞移植使初治患者的完全缓解率甚至于高达60%,5年生存率提高到5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