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陆泽生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
菌血症的发生通常与皮肤黏膜损伤、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有关。可能引发的疾病包括心内膜炎、骨髓炎、转移性脓肿、败血症等。 1. 皮肤黏膜损伤:皮肤或黏膜出现破损,细菌容易进入血液引发菌血症。例如严重的烧伤、创伤等。 2. 免疫功能低下:当身体的免疫系统减弱,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接受放化疗等,抵御细菌的能力下降,易发生菌血症。 3. 侵入性操作:像静脉置管、导尿、手术等侵入性医疗操作,如果消毒不严格,细菌可趁机进入血液。 4. 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局部感染如肺炎、胆囊炎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细菌可能入血。 5.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体内菌群失调,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增加菌血症的发生风险。 总之,菌血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2025-03-31 20:5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好,最好是到当地的医院检查结合临床症状治疗的,祝你健康
2016-01-28 19:1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