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小夏 副主任医师
阳江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小儿假膜性肠炎是一种肠道炎症性疾病,多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引起。治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微生态制剂、止泻药、黏膜保护剂、抗毒素药物等。 1.抗生素:如万古霉素、甲硝唑等,可抑制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生长。 2.微生态制剂:像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酪酸梭菌活菌散等,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3.止泻药:例如蒙脱石散,可减轻腹泻症状。 4.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凝胶,能保护肠道黏膜。 5.抗毒素药物:如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抗体,有助于中和毒素。 小儿假膜性肠炎的治疗需综合考虑病情严重程度和患儿个体情况,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要注意患儿的饮食和护理。
2025-04-01 03:1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治疗的目标是消除细菌、消除或减弱细菌毒素的作用、扶植肠道正常菌群、改善全身和腹部消化道的症状。建议最好结合医生治疗,如果发烧超过38.5度。最好及时使用退烧药的。
2016-01-28 07:2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1.停用抗生素一旦诊断明确,立即停用原用的抗生素,最常见的为氨苄西林(氨基苄青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林可霉素(洁霉素)等。轻型病人停药后48h,症状明显好转,7~10天治愈。严重病例需时较长。2.单纯性腹泻患儿对单纯性腹泻患儿,无需特殊治疗,或应用调节肠道微生态药物,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制剂,使肠道内正常菌群生长即可控制临床症状。不能口服者经胃管给予或灌肠亦可达到治疗目的。对腹泻严重的患儿应注意水和电解质的平衡,需要时予以及时补液治疗。3.抗生素治疗一般在病情较重或停用原先使用抗生素48h病情无好转者,才改用其他抗生素治疗。宜口服在肠道不易吸收的且不易诱发梭状芽孢杆菌肠炎的抗生素,应用剂量要大,疗程要长,才能达到清除病原菌,防止复发的目的。针对致病菌适当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中,禁用抗肠蠕动药物,因其抑制肠蠕动可增加肠道中杆菌和毒素的停留吸收,使用这类药物还可诱发中毒性巨结肠。
2016-01-28 06:4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你好,多由饮食不当或肠道内、外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消化道功能紊乱综合症,多发生在2岁以下婴儿。主要症状有:发烧、呕吐等症状。建议可以去医院化验下大便,以明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再进行治疗。
2016-01-28 05:3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治疗1.停用抗生素一旦诊断明确,立即停用原用的抗生素,最常见的为氨苄西林(氨基苄青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林可霉素(洁霉素)等。轻型病人停药后48h,症状明显好转,7~10天治愈。严重病例需时较长。
2016-01-27 20:1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