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多梦但入睡快且睡时长仍疲惫怎么办
问题描述:晚上睡觉多梦,睡觉时间能保证在8-9小时,入睡也很快,但是睡着后就做梦,而且整个晚上不断的做梦!而且有时候我也不知道是梦,还是我的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想象的,醒来后梦中的情形大体都记得!眼睛布满红血丝,很累!虽然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但是早上还是不想起床!下面是医生的诊断,我做了纠正!神经衰弱的症状体症:1.易兴奋,易激惹.(我心态平和)2.脑力易疲乏,如看书学习稍久,则感头胀,头昏;注意力不集中.(I只是有点注意力不集中)3.头痛,部位不固定.(只是头的两侧头)4.睡眠障碍,多为入睡困难,早醒,或醒后不易再入睡,多恶梦.(我入睡一点都不困难,只是做梦,况且也不是恶梦,醒后仍能继续睡,而且睡的时间挺长的)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心动过速,出汗,厌食,便秘,腹泻,月经失调,早泄.(这些症状我都没有)6.继发性疑病观念.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冰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一科
-
晚上睡觉多梦,虽入睡快且睡眠时间长但醒来仍疲惫,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精神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影响、疾病因素、生物钟紊乱等。 1. 精神压力: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学习或人际关系带来的精神压力,可能导致大脑在睡眠时仍处于活跃状态,频繁做梦。 2. 不良生活习惯:睡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晚餐过饱或过晚、睡前剧烈运动等,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3. 环境影响:睡眠环境嘈杂、光线过强、温度不适等,容易使人多梦且睡眠不深。 4.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神经衰弱、焦虑症等,可能引起多梦和睡眠不佳。 5. 生物钟紊乱:长期不规律的作息,如频繁熬夜、跨时区旅行等,会打乱生物钟,导致睡眠多梦。 要改善这种情况,需要综合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作息规律。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3-25 12:4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你好,做梦过多是异常的现象,考虑神经衰弱的表现,可以调整心态,服药谷维素和安神补心丸观察效果
2016-01-23 14:3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您好:看了您的描述,考虑脑神经衰弱,植物神经调节紊乱,建议口服;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安神补脑液进行调理,另外养成良好的休息习惯,避免劳累,缓解自己的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
2016-01-23 11:3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这是发生梦魇了。梦魇是人睡眠时发生一过性脑缺血引起的,人白天发生一过性脑缺血时,会产生很可怕的眩晕,心悸,胸部压迫感,眼发黑,耳鸣和各种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民间也叫“鬼压床”。 一般情况压力过大、过度焦虑、过度疲累、睡眠不足或者睡觉时手放在心脏位置,最易导致“鬼压床”的现象发生,这与人的精神压力大、疲劳有关系!并不是真正的“鬼”压身,实际上鬼也是不存在的!建议:避免疲劳,避免睡觉紧张,睡觉找一个舒适的姿势,避免压迫,一般就能避免“鬼压床”的发生!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睡姿不正确引起的,比如在睡觉时把手放在胸前,压在心脏上,在不知不觉中会感到呼吸困难,形成梦魇.同时仰睡和卧睡也容易引起梦魇.因此睡觉时的睡姿很重要. 通常梦魇的人是压力过大,一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梦魇的情况,不要害怕,这些都是正常的情况.但是如果经常梦魇,那么就要注意了,这有可能是心理疾病最好去咨询心理医生.
2016-01-23 08:3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是休息不好的一种提示!做梦是一种生理现象,但有些人认为做梦是一件坏事,认为做梦使自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时间长了还会损伤大脑。其实这种担心和恐慌是没有必要的。 做梦对人有许多好处,德国神经学家科思胡贝尔教授认为,做梦可以锻炼脑的功能。他说,大脑细胞平时活动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就是在强烈的脑力劳动时,活动的脑细胞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如果这些休眠状态的脑细胞长期得不到使用,势必会逐渐衰退。休眠状态的脑细胞为了自我防止这种衰退现象,就只有借助睡眠时做梦来锻炼自己和演习自己的功能,以达到自我完善、不致衰退的目的。也有人认为做梦可能是人脑的一种工作程序,对大脑白天接受的信息进行整理,大脑白天不能处理的信息能在梦境中得到很好的处理,白天苦苦思素而无法解决的难题能在夜晚的梦境中迎刃而解。例如,俄国著名文学家伏尔泰常常在睡眠状态中完成一首诗的构思,苯分子的环状结构是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梦中发现的。 根据脑电图的测试也发现,人脑在做梦时的活动是相当强烈的,我们能够从做梦时测到快速的、紊乱的脑电波,其强度有时会超过觉醒时的强度。从这一点来看,做梦是锻炼人脑功能的一种自身需要。我国古代有句话说:“盲人无梦、愚夫寡梦。”这话虽有点武断,但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见识少和愚笨者是很少做梦的。反之,做梦多者也多半是思维和想象能力较丰富的人。当然,不睡则罢,一睡就恶梦连篇,就应另当别论了。 做梦也应像做其他事一样,有一个度,过度则会适得其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惊慌恐怖的梦境常常使人从睡眠中惊醒,醒后又很难再入睡;强烈而深度的梦会在大脑细胞中留下深深痕迹,使大脑得不到休息而疲劳。一般认为,做梦最好以第二天能回忆起昨晚做过一场梦而又不能回忆起具体梦境为度。 神经衰弱患者往往入睡困难,好不容易睡着了又往往被恶梦惊醒,干扰了其正常睡眠,使其白天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甚至由梦还会产生疑病症和焦虑症,加重病情的发展。
2016-01-23 00:4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