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赖文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
-
烧伤后用药、补液量及电解质平衡的调整至关重要,包括评估烧伤程度、计算补液量、选择合适药物、监测电解质指标、预防并发症等。 1. 烧伤程度评估:根据头面部 9%、上肢 5%、下肢 7%的烧伤面积,判断烧伤的深度和严重程度,这是后续治疗的基础。 2. 补液量计算:按照烧伤面积和患者体重等因素,计算所需的补液量。通常遵循“先快后慢、先晶后胶”的原则。 3. 药物选择:如抗生素预防感染,可选用头孢呋辛、阿莫西林等;止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4. 电解质监测:定期检测血钾、钠、氯等指标,根据结果调整补液中的电解质成分。 5. 并发症预防:注意预防休克、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总之,烧伤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促进患者康复。
2025-03-25 07:0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