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卫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外科
-
脑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中医治疗等。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可调节血脂、稳定斑块;还有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如丁苯酞、依达拉奉等。 2.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可采取动脉取栓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等,以去除血栓或改善血管狭窄。 3.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语言能力等。 4.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 5.中医治疗:如针灸、推拿、中药调理等,有助于促进康复。 总之,脑血栓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以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风险。
2025-03-24 01:2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活血化瘀、芳香开窍双重治疗:该治疗方法被公认是有效率最高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法,应用此法的中成药物能够对缺血性脑中风总体病因血液病变及血管病变同时起效,利用方中动物类、植物类和香类药上百种有效成份的配伍及协同作用,达到增效减毒、抗耐药性等多靶点治疗效果。代表方剂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其方中含有两种国家一类新药(体外培育牛黄和中国药材公司产麝香),这在心脑血管中药中极为罕见,道地取材配合现代工艺,提高疗效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成药的安全性与长效性,用于临床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改善语言障碍、肢体障碍、头晕头痛等症状的同时防止复发,效果明显。临床用药显示:坚持长期服用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能使缺血性脑中风复发率降低80%以上,死亡率降低90%以上。
2016-01-21 04:3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你好,脑供血不足主要临床表现以头晕,头痛为主,有时伴有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逆行性遗忘,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病因较复杂,包括动脉硬化,动脉炎,动脉狭窄,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贫血等,肥胖,吸烟等也是形成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促发因素.治疗脑供血不足应着眼于保护残存的神经机能,改善和恢复受损的神经机能,防止其向更严重的脑缺血类型发展.药物治疗:临床常用于治疗脑缺血性血管病变的钙通道阻滞剂有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和氟桂嗪等;组胺类药培他啶对脑血管,心血管,特别是对椎-基底动脉系统有较明显的扩张作用,可显著增加心,脑及周围循环血流量,改善血循环并降低全身血压,还有轻微的利尿作用;血管扩张剂(如尼麦角林等)可增加血流,疏通血管,用于缺血性脑病有一定疗效;抗凝剂及抗血小板聚集剂(如藻酸双酯钠,阿司匹林等)能减少周围动脉内阻塞性血栓的形成;中成药(如银杏叶,黄芪,川芎嗪等)能改善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血液黏度.
2016-01-21 02:3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称之为脑血栓.现在的话可以采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是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
2016-01-20 22:0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称之为脑血栓.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患者发病前曾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发病,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说话含混不清或失语,喝水发呛.多数病人意识消除或轻度障碍.面神经及舌下神经麻痹,眼球震颤,肌张力和腹反射减弱或增强,病理反射阳性,腹壁及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脑血栓轻微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感觉迟钝,失误,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但由于发生的部位不一样,脑血栓的症状也不一样.一,脑电图:两侧不对称,病灶侧呈慢波,波幅低及慢的α节律. 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狭窄,闭塞及病灶周围异常血管等. 脑超声波:病后24小时可见中线波向对侧移位. CT扫描:梗塞部位血管分布区域出现吸收值降低的低密度区. 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体外血栓长度增加.二,脑血栓治疗方法: 脑血栓应尽早及时地治疗,这对于降低死亡率,减轻后遗症,促进功能恢复有着重要意义.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是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 西医治疗 血管扩张剂:烟酸200~300mg或盐酸罂粟碱60~90mg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中静滴,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 降颅压药:发病初3天,20%甘露醇250毫升快速静滴,每6~8小时1次. 抗血小板聚集剂:潘生丁50mg合并阿斯匹林600mg,每日3次口服. 有条件者可作动脉吻合术. 中医治疗 主要包括:活血化淤治疗和芳香开窍门治疗,前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分别有各自的代表药物. 可用中成药川芎嗪针剂120mg或丹参针剂12毫升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静滴,亦可用通脉舒络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
2016-01-20 16:1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