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天婴儿右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增厚伴淋巴结肿大是何病?
患者年龄:26天发病时间:半个月主要表现:右耳下到锁骨有一个包医生诊断及化验结果:做彩超颈部探查结果;右侧颈部胸锁入突肌局限性增厚,范围约3.8乘1.3cm,其内回声紊乱,其周可见多个低回声结节,较大的约1.2*0.6cm。边界清。超声提示;右侧颈部胸锁入突击局限性增厚,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多发)补充问题1:(2011-04-2120:37:55)这是什么病,严重吗?是不可以治疗,怎么治疗以及怎样预防?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灏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血管与介入科
-
26 天的婴儿出现右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局限性增厚且伴有淋巴结肿大,可能是先天性肌性斜颈、局部炎症感染、颈部淋巴结炎、颈部肿瘤或其他少见原因引起。 1. 先天性肌性斜颈:多因产伤、胎位不正等导致。表现为颈部肿块,头向患侧倾斜。早期可通过按摩、热敷等保守治疗,严重时需手术。 2. 局部炎症感染:如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组织增厚和淋巴结反应性肿大。需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有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利巴韦林等。 3. 颈部淋巴结炎:多由周围组织炎症蔓延所致。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可使用头孢呋辛酯、阿奇霉素等。 4. 颈部肿瘤:较为少见,如淋巴瘤等。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可能涉及化疗、放疗等。 5. 其他原因:如免疫性疾病、先天性发育异常等。 总之,对于该患儿的情况,需要综合临床表现、进一步检查等明确诊断,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025-03-23 20:0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斜颈是先天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产伤或子宫内位置不良所引起的胸锁乳突肌病变.其表现为头被牵向患侧。治疗上在一周岁内可以下能保守治疗,到2岁时多需要手术。
2016-01-20 04:4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要及时治疗,一般不会留后遗症, 斜颈是指以头向患侧斜,前倾及面部变形为特点.少数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及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外,一般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 多数学者认为,斜颈与损伤有关,如臀位产和胎位不正,颈部胸锁乳突肌受压,血管受压缺血,患侧胸锁乳突肌的动脉管腔均栓塞不通,而致肌肉发育不良,或肌肉出现水肿,炎症使肌细胞退化,产生纤维变性,最终为结缔组织所代替,而造成挛缩.斜颈患儿常并发畸形足,髋关节脱位等,故有先天性因素说法.斜颈如不及时治疗,随年岁增长,则畸形更明显. 诊断斜颈,一般多无困难,生后发现颈部一侧有梭状肿物,其方向与胸锁乳突肌一致.数月后首先发现头面部畸形,颈部有紧张萦条. 对斜颈患儿,在出生后两周即可开始被动牵拉矫正,即将患儿的头倾向健侧使健侧耳垂向肩部靠近,进行与畸形相反的方向运动.手法要轻柔,对肿物同时进行按摩,每次牵拉15—20次,一日4-6次.在日常生活中喂奶,睡眠的枕垫以及用玩具吸引病儿注意力,都可纠正姿态,有条件的可作理疗. 一岁以上的病儿则需手术治疗,切断挛缩的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同时切断该肌肉的下1/2管.术后仍要继续矫正及保持头颈部正常姿势,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2016-01-20 02:3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孩子的情况如果确诊一般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年龄越大,斜颈和脸部畸形越难于完全矫正.(一)非手术治疗,适用于一岁以内婴儿,包括局部热敷,按摩,手法板正和固定头部.其目的在于使肿块及早消散,防止肌肉发生挛缩,出生二周后,可以在每次哺乳时,由母亲作按摩患侧胸锁乳突肌和手法板正头部,使头偏向健侧弯,枕部旋向健侧,婴儿睡时用沙袋保持于上述矫正位置即可,一般2--3个月内大多能治愈.(二)手术治疗,适用于一岁以上病儿,在12岁以上者,手术难于矫正,术后用石膏固定3--4周.
2016-01-20 02:1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斜颈可以是功能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但孩子的斜颈是头偏向患侧,而脸扭向正常的一侧。若是肌肉痉挛就是功能性的,一般热敷或按摩就可以恢复正常。若是肌肉挛缩,需要手术治疗的可能性就打。
2016-01-19 23:2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