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池晓玲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肝病专科
-
得病一年但平时无症状,可能的情况较多,如慢性炎症、隐匿性疾病、良性增生等。需要综合考虑疾病类型、个体体质、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 1. 疾病类型:不同疾病用药不同。比如慢性咽炎,可能使用含片如西地碘含片;若是慢性胃炎,可能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凝胶。 2. 个体体质:体质差异影响药物选择。如过敏体质,用药需避开易致敏药物。 3. 既往病史:若有肝肾疾病史,某些经肝肾代谢的药物需慎用。 4. 家族病史:有家族遗传疾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提前预防用药。 5. 生活习惯: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酗酒,可能影响药物疗效。 总之,在不清楚具体疾病的情况下,不能盲目用药。建议先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2025-03-20 04:2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你可先考虑溶石疗法,目前溶石治疗的药物主要是鹅去氧胆酸和其衍生物熊去氧胆酸。注意多喝水,照B超看大小和位置来定治疗方法。除溶石法外还有超声波、微创手术。到正规医院检查后,才能定。
2016-01-19 07:3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胆结石的治疗,有胆囊肿,最好手术治疗,这样就可以两种问题都解决了。
2016-01-19 03:2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胆结石的治疗与预防可藉由药物(溶解结石),外科手术(取出结石)或饮食疗法(控制胆结石的形成)及最新的超音波震荡法除去结石.基本上,若无自觉症状,对健康并无大碍,应不需考虑手术治疗,但若发生合并症或情况严重时.就应切除胆囊以免危及生命.
2016-01-18 13:2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胆囊结石,没有药物可以消除,现在的观点(见黄志强当代胆道外科学)有(或经外科处理可恢复)功能的胆囊应该采用保胆的方法来解决,因为已经发现有功能的胆囊切除(无论是开腹还是经腹腔镜)后存在以下五个问题:1。胆囊切除所致的胆道损伤问题还未完全避免。2成石胆汁来自肝脏,从改正脂质代谢解决胆汁成分的思路发展看,较切除胆囊更为合理。3。功能性胆囊切除后肠肝循环和脂质代谢的变化,不能完全代偿恢复。4。现已发现胆囊具有某些免疫功能切除后对人体的长远影响值得研究。5。目前胆石症患者如此之多,是一个社会问题,显然不是手术切除可以解决的。这些后果,医生事前不可能细讲,在手术同意书上也只是用“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来表示,在出现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时,医生多是用病情复杂,不可抗拒来解释,很难评为医疗事故。当你咨询了一些医生,他们都说切除胆囊对人没有影响,这是没有轮到他自己,在问到是否可以保胆,他们千篇一律的说,保胆后会复发,其实他们说的是旧的保胆手术,而新的保胆手术已经不是他们以前那种“一取了之”、被动等待复发的旧办法,由于采用了许多防止复发的措施,使5-10年的复发率从以前的30-40%降低到2-4%或更低,而且远不会发生胆囊切除那些可怕的后果,如免疫功能低下及胆囊切除后大肠癌和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升高,至死至伤等。腹腔镜只改进了器械,没有改变胆囊切除的基本程序和所引起的后果,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率比开腹的更高,一想就明白,开腹手术百年,在三维直视手指触摸下都有0.5%左右的胆道损伤率和死亡率,腹腔镜没有改变(分离、结扎和切断胆囊管)造成医原性损伤的基本步骤,怎能改变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病率呢?更不能与保胆手术相比了。他的好处拔得如此高,完全是占领市场的宣传,其实,用腹腔镜切除有功能的胆囊,是以牺牲机体内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切口美容的手术,而保胆手术才是顾及局部和全身,真正的微创手术,具体方法是在右上腹作一2-3公分的切口,用胆道镜将结石或息肉取尽,再加上防复发的措施患者2-3天可出院,这样既去除了结石又保留了胆囊。要想保胆,就要趁胆囊功好的时侯治疗。上海海江医院,杭州同济医院,天津宁河县医院可做保胆手术。要了解更多情况可通过GooGle搜索“胆囊切除并发症”,“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或搜索http://blog.sina.com.cn/u/1258793480以及近期病友游客因胆囊切除出现情况后所提出的求救。
2016-01-18 08:3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